山里娃的状元梦

语文资源 2019-3-25 1257

  《山里娃的状元梦》言语精炼,立意明确,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听说又新镇的现代农业发展得很好,有一个很大规模的泥鳅养殖基地,很想去看看。于是,暮春时节的一个周末,我沿宽阔的金堂大道一路南下,40多分钟就到了又新镇。再前行3公里左转进入一条通往永乐村的水泥路。蜿蜒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俊秀的山间。一派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翻过一个垭口,一片清悠悠的水面出现在眼前。据当地的农户讲,这就是彭林的泥鳅养殖园。

  走近一看,在这群山环抱的沟陇中间,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泥鳅养殖池塘,就像电影的胶片一样,一格格铺在大地。春风吹拂水面,微波荡漾,春阳洒向池塘,波光粼粼。可以看见有不少的泥鳅浮出水面,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只小狗狂吠着向我们扑来,惊吓着我们。此时,从一间简陋的工棚里面走出一位汉子,吆喝着小狗。只见一位皮肤黝黑,满身的泥鳅味道,双脚沾满泥巴的壮实男子汉站在我们面前。一问,他就是金堂县十佳创业青年,成都市汇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林。没有想到啊,他就是董事长。说明来意后,彭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养殖园,顺手抓起一把饲料,向塘中洒去,一群群泥鳅兴奋地浮出水面,不断的摇摆着身躯,争抢着食物,哗哗作响,一片沸腾。望着田园中的1000多万尾泥鳅,彭林兴奋起来了,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彭林说,去年,基地一共售卖了3多万斤,收入50多万元。今年产量大增,估计会有30万斤泥鳅上市,收入应该在四五百万元以上。说起创业的心酸,在一棵树下,彭林娓娓道来。

  1979年,这个山里娃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贫瘠的山水养育着他。家乡的贫穷深深的刺痛着幼小的心灵。怀揣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刚满17岁的他,带着父亲给的20元钱,来到成都一家建筑工地,当了一名建筑工人。搬砖、砌墙、和灰,累得他一身酸痛,一身疲惫。他不甘心这样就一辈子做一个收入微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庸一生的建筑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一个技术员在看图纸,他就凑上前去想偷师学艺,被那人吆喝,离开了。他不心甘。他想,建筑工地的技术人员的工资要比普工高得多。如果自己有了技术就会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于技术,都是保密的,一般不得给他看,一位工地的长者知道他想学技术,就偷偷地把资料给了他。于是他就静下心来,仔细钻研。夜深了,其他工人都去打台球、喝酒了,他还在简陋的工棚里,刻苦攻读。灯光从门缝里照射出来,他被一位工地的负责人看见了,并为之打动。于是,他就做了一名技术员。

  由于自己只读过职高,文化不够。搞起技术来,就需要大量的学习。于是,他买回来大量的书籍,潜心沉入书海,苦读,硬记。不久自己就可以独挡一面了,做上了项目经理。第一个项目,他大胆的设计,修改了原来的图样,为公司节约了许多的成本,赢得了许多的利润。公司给与他1000元奖励,兴奋的他,给家里寄回500元,剩下的全部买了书。他有了成就感,感觉只要自己努力,行行都会出状元。

  带着自己的施工队伍,开始了寻找项目,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一个农村来的小伙子,没有任何关系,靠自己的诚实、苦干,拿下了一个个项目。许多的项目都做成了成都市的优质项目,在成都市的建筑消防领域,小有名气。为了扩大规模,壮大发展自己的团队,他又一次走进校园,学习大专知识,大专学完后,又苦读两年拿到本科文凭,这样就夯实了他的文化基础,然后,又考起了国家一级消防建筑师。就这样,在商海苦苦打拼,吃过不少苦头,受过不少白眼。他凭自己朴实、憨厚,做事认真。凭自己的学到的文化专业知识,一心一意,专注建筑消防领域,一干就是19年,他将自己的公司慢慢壮大,收入也颇丰。

  彭林很孝顺,一有空就会回老家看看自己的亲人,看看儿时朝夕相伴的邻居们。每次回家都要给乡亲们送上礼物。家乡的山水依然美丽,民风依然淳朴。可惜的是,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一片片肥沃的田地被荒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回到成都,他彻夜难眠。经过一夜的思考,早晨起来,他告诉和自己一起打拼十几年的妻子,他决定回老家当一个农民。他的惊人之举,妻子很不理解。说到:“人家乡里人都往城里跑,你到了城里并且有了成就,居然说要回到乡里”。妻子坚决不同意。他见妻子不同意,就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他说:“生我养我的山村需要我回去,那里的乡亲们都还很清苦,农业项目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前途。再说了做农民哪里不好,行行都会出状元啊”。几天下来,妻子渐渐理解了丈夫,因为他有自己的状元梦,作为妻子必须支持。

  第二天,他就回到乡里,给镇政府领导讲了自己的想法。政府领导非常支持,立即派人到村上,协调土地。很快上百亩的土地流转过来了。他组织施工力量,挖塘、修埂、修建道路,修建引水管道。白天,与农民兄弟一道泡在泥泞的田里。夜间,在简易的工棚里和衣而睡,自己做饭、洗衣。苦干了三个月,养泥鳅的池塘修起来了。带着满身泥土,回到成都的家里,妻子的眼泪夺眶而出,心疼自己的丈夫。可他却满脸笑容说到:“莫哭,你看我不是很好的吗?池塘都修起来了,很快就会见到效益了”。

  池塘修好了,开始播撒泥鳅苗。泥鳅苗是在外省购回来的,成本很高。他算了一笔账,除了苗子的费用,剔除其它成本,每年基本没有赚头,还有可能亏本。于是,他决定自己育苗,他跑遍了全川的养殖基地,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自己又买来专业的书籍,埋头学习。他的精神打动了一家育种苗的老板,同意他们派人去学习育种技术。一个月后,花费了10多万元的费用后,终于学到了育种的技术。开始育种,他通宵达旦守候在育种池旁边,期待育苗成功,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他非常难过,彻夜难眠。此时,已经投入200多万元,没有回头路可走了。镇政府的领导知道后,主动帮助他联系县水务局,于是,在县水务局水产专家的帮助下,不断地分析总结原因,不断的改进技术,一次,二次,三次经过七次失败后,第八次终于将泥鳅苗孵出来了,并达到理想的数据。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兴奋不已。那一夜,他醉了,整个山村都醉了。

  第一年他撒下了10000多万的种苗,看到泥鳅慢慢的长大,他喜在心头。可惜,由于天旱,塘里的水不够用了,求助政府,政府同意给基地建水泵房,提水灌溉。由于种种原因,等了半个多月,提灌站还没有踪影。于是他又投资10多万元从山的那一边扬程80多米的临县简阳的小河里面提水,解决水的问题。如今,提水站已经建成。

  这个山里出生的娃儿,致富不忘乡亲。他的基地一共解决了几十个劳动力,按月发放工资,从不拖欠。听说他搞起了养殖基地,在外打工的都回来帮他了,他还低价的向附近的十多户乡民提供种苗,免费传授技术,帮助他们一起致富。他自费修路,大大地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提灌站给农户都留有口子,只要他们需要,就会给他们供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行动感染着在外打工的人们,有许多青年回来向他请教,也想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创出自己的一片天下。基地种苗催产是都要打催产素,产卵后,所有的母泥鳅,都会被深埋,不得流向社会,他说到:“一个企业家要有良心,企业要有效益,但是必须要有社会责任”。

  “今年的泥鳅长势喜人,到年底会有上百万斤的成鱼投放市场,明年将会更高”。说到这里,这个坚强的汉子喜上眉梢,一脸灿烂,深情地望着这个养育他的故乡。他计划在明后年在又新镇再建几个养殖基地,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还要开发新品种,比如黄鳝、黄辣丁、三角峰等市场热销的鱼类。要用工业的管理办法来管理现代农业,提高效率,增加产量。连锁经营,产生规模效应,计划在五年内逐步实现每年近千万的成鱼投放市场,带动乡里乡亲致富奔小康。

  少小离家壮岁回,致富不忘乡亲们。这个山里娃深爱着这片热土,他要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片热土,在艰苦的创业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他的目标是要做养殖专业的状元,做一个新型农民。

  告别了山村,此时,打开车上的播放器,《在希望的田野上》那首歌响起来了,歌声更加悠扬,更加动听!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