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名言,早就是众口传诵。要实现“不教”的目的,“教”什么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拿识字的编排来说,完成各年段规定的识字量,只是识字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在一个人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总会不断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该怎么办?所以教科书编排不能简单地以学习的结果—认识汉字为终极目标,而应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注意“授人以渔”。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本文亦简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或“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利用拼音和插图、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利用工具书等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以实现“不教”的目的。
一、利用拼音和插图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拼音,是起步阶段学生识字量不足的情况下自主识字的重要工具。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准确定位拼音的学习功能,强调拼音的工具价值,在一年级上册集中编排汉语拼音,以拼音学习的规律为主要线索安排学习内容,短时间内集中解决问题。此后,通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栏目,在后续教材中加以不断复习和巩固。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拼音这个工具,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到二年级上册,除了个别特殊课文,其他都采取了全文注音的方式,助学系统则采取难字注音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汉字。
除了拼音,插图也是学生自主识字的一个重要资源。“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低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低年段课文一般都配有生动的插图,通过插图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自主识字。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创设了一种全新的课文形式——连环画课文,文中的图画和文字紧密配合,每幅图画下面有两三句话,类似常见的连环画。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只给少量难字注音,“难字”指的是不要求认读的生字以及要求认读、但学生无法猜读出来的字,如《小蜗牛》一课,“住、孩”等字学生还无法猜读,就还是通过拼音标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字。连环画课文在学习要求上,与其他全文注音的课文没有区别:同样担负着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的任务,但因为只是难字注音,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必须借助其他线索来猜读生字。在《小蜗牛》一课中,学生就可以借助图文对照的方法,一边看图,一边读文,通过图画,了解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的生字和词语,像“蜗牛、发芽、草莓4、蘑菇”等,都可以通过图画推测出来。通过连环画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也可以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自主识字的途径原来是多方面的,这为今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奠基了基础。
二、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面对不认识的字,一个人借助的外力越少,说明这个人的识字能力越强。比如,不请教别人、不借助拼音、不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不利用工具书,仅凭这个字自身的构字特点就能猜出其大致的意思,应该是自主识字最核心、最关键的能力。汉字的构字规律就是建构这种能力的基础,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得越充分、越深入,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就越强。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知识的传授。例如,识字课的编排重视字理识字,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利用象形字识字,《日月明》利用会意字识字;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猜字谜》《动物儿歌》《操场上》以及二年级上册《树之歌》利用形声字识字,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汉字象形、会意和形声的构字规律,体会其音、形、义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汉字的魅力。
除了识字课的编排,教材还通过《我的发现》栏目,不断强化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形成对汉字构字规律的一个系统认识(见下表)。
部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一上)至二年级上册(二上)《我的发现》栏目设置
在搭建了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就开始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练习设计。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啪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的敲门声。
◇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教材有意呈现学生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思考如何才能猜读出这些不认识的字。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这些字共有的偏旁——口字旁,就知道这些字表示的意思应该与声音有关,而这些字的右半部分都是学生学过的字,作为声旁它们很可能是在提示这些字的读音。学生根据这样的线索不仅猜出生字的意思还猜出其读音,结合句子,它们也就能猜出这些词语运用的具体语境。
又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识字加油站》的编排。
同样是不认识的字,在上面这道题中,学生依然可以借助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来判断生字的意思。如,带虫字旁的字一般与虫有关,“蜜(fēng)”表示的是一种昆虫,因此“蜜(fēng)”中的fēng应该是“蜂”;带金字旁的字一般与金属有关,“刀(fēng)”表示的是刀刃,因此“刀(fēng)”中的fēng应该是“锋”。同理,学生也可以根据字形特点,猜测“幕、暮、慕”“抄、炒”等不认识的字运用的具体语境。
这样一来,面对不认识的字,学生借助汉字构字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进行大胆的猜读,随着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认识的深入,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就会更强了。学习上的成功体验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将进一步调动他们的识字热情,使他们能更加主动地去自主识字。
三、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当一个字难以通过构字特点来猜测其意义的时候,把这个字或词放在语境中,或者利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也是自主识字中很重要的方法。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语境,提供了了解这个字和词的诸多线索。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引导学生利用语境去了解生字和词语的意思,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都将“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作为单元的语文要素,并通过学习伙伴的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习这一重要的方法。例如,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孤单”的意思;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大禹治水》引导学生联系“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等语句,猜测“泛滥”的意思;等等。
此外,教材还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猜测字或词的意思。如,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中的“陡峭”一词,单纯讲这个词语的意思“山势坡度很大,直上直下”,二年级学生理解有难度。但如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想想自己爬过的高山,唤起学生头脑中与陡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体验,学生就能心生顿悟,猜出这个生词的大致意思。
除了课文的引导,教材还通过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栏目,强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意思的意识,引导学生不断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猜读生字和词语。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练习设计: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利用语境和生活经验猜测字和词的意思,拓宽了学生自主识字的途径,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年级下册编排的连环画课文《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就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猜读生字。除了可以继续借助图文对照的方法猜读生字,如《咕咚》一课,没有标注拼音的生字“鹿、象”两个字,学生看插图就能认识,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口语经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多种办法引导学生猜读生字。例如:“拦”字借助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可以推测其大致的意思;“吓”字则可借助口语中熟知的短语“什么‘了一跳’”?推测出应该是“吓”字,当然,这个字还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印证;“咕、咚”两个字,学生从上下文可知这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借助生活经验,学生大体可以推测出比较重的东西掉到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声音,等等。与一年级上册相比,教材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利用工具书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字典,是学生最基本的工具书。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工具书的使用,分别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设置《查字典》栏目,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字。教材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查找要领,还将学习和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查找不认识的字,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教材从多个角度编排了查字典方面的巩固练习。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比比谁最快”的查字典练习,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用音序查字典查找生字的速度;二年级上册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猜一猜,再查字典进行验证”的意识。如《大禹治水》一课的练习设计。
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
为了提升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能力,教材还针对一些较难查找的生字进行专门的练习。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有关独体字的查找练习。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具备了查字典的能力,识字就可以进入到一个更自主、更独立的状态,这是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一个飞跃。至此,二年级上册编排全文不注音的课文《纸船和风筝》《风娃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来猜读生字。如《纸船和风筝》一课的练习设计。
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
上面这些词语,“风筝、松鼠、抓住、祝你幸福、愿意、哭”等加点的生字和词语,学生依然可以借助插图、上下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方法来进行猜读。与一年级不同的是,一些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无法猜读的生字,如“哭”字,学生就可以借助查字典的方法来认读。也就是说,从这个阶段开始,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全面的自主识字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勾勒出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编排体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编排体系可以看出,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就是这样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稳步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李红梅)
来源:小学语文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