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使用应注意问题杂谈|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680

一、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由于是这一课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变化要求,所以是属于终极目标,因此,要贯彻编制教学目标的标准性原则,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编制。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做到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必须有教学目标依据。

二、严格把握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的目标水平要求,不拔高也不降低。会认的字,能整体记认,即不需要对字形进行教学,而是采用反复重现的策略,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能准确认读,这就达到目标要求了。会写的字,由于一上会写的字基本是独体字,因此也不需要进行字形教学,通过读和写进行记认便可。

三、识字一(即“天地人”那组)是没有学习拼音之前的识字教学,学生不能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进行学习,这是之前几个版本都没有的一个新的安排。这组识字课文的教学,不能简单采用教师带读、播放录音跟读这样的方法教学。这组课文的字,基本是日常常用而且是学生常见的字,可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口语基础和认字基础展开教学。例如《①天地人》,把书题目后,老师可以逐一指着题目的字问学生谁会认读,一个一个字指导读准了,才指导一齐读题目。课文同样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你我他”读准,然后才进入课文的朗读指导。即便是这组的“和大人一起读”也应这样教学,遇到学生不会认读的字才采用带读等方法教学。

四、“和大人一起读”也是新的安排。要注意的是“大人”可以是教师,更可以是父母、祖辈以及其他的成年人,所以这个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布置在课外进行。课外进行的,必须强调“和大人一起读”,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反馈检查、评价指导。

五、汉语拼音教学,从“ɑ o e”开始,要充分利用识字一已经会认读的字,以及利用情境图说话,带出带有要学习的韵母、声母的音节,然后通过分解这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引出要学习的韵母、声母,进行教学。如“b p m f”有大佛的情境图,看图说话:爸爸带我爬上山坡,去看大佛。分别带出音节“bā”“pō”“fó”,分别分解出“b”“p”“f”进行教学。这个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知道拼音就是字的读音,唤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有能减少学生拼读音节的困难。

六、拼音学习后的课文和识字的学习,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借助拼音的拼读读准课文、学习生字,将复习巩固拼音拼读能力贯穿一上全册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汉语拼音拼读能力。

七、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指向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不是单纯的仿照、操练。如“字、词、句和自然段”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它们呈现形式的教学,应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词”能表达一个意思,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自然段”有一个及以上句子组成,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又如“……的**”偏正短语的学习,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有感知表达效果,以便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而不是简单去仿照、操练。如《小小的船》,在读一读后,可以这样组织教学,呈示“船 小小的船”等课后的词语和短语,通过比较,让学生说说通过“……的”了解到“**”的什么。在反馈学生仿做的结果时,要追问一下这样仿做的目的。如学生仿说了“高高的山”,可追问:你这样说是想把“山”的什么告诉大家啊?(或:想把“山”的什么说具体啊?)这样的教学才能为学生以后的语言运用打下基础。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