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板块全程识字 夯实母语学习根基|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792

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在识字教学上进行了许多改革,总体来讲,注重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以识写分流、多认少写,放缓识字坡度为基本原则,形成了新的识字教学序列。在教材试验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这种新的序列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重视联系,系统性地进行识字教学的安排。这种系统性不是就单课识字内容本身而言的,而是从多板块着眼,使识字教学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识字环境。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识字教学应该产生相应的改变。下面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谈谈我们对教材多板块全程识字特点的理解,以及如何依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思考与实践。

一、多板块全程识字特点的认识

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部分编排主要依据识字(写字)内容和方法两条主线展开。无论是在识字板块,还是在汉语拼音板块、阅读板块、语文园地板块等都围绕识字做文章,体现出双线串珠,全程识字的特点。

(一)汉语拼音板块

在此板块的设计中,汉语拼音不仅是学生学习生字和普通话的工具,也是学习汉字读音、理解字义、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同音字的有效载体。

如:汉语拼音b p m f一课中“爸”“妈”两个生字的学习,教材做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通过拼读音节,让学生学会“爸”“妈”的读音,然后通过提供爸爸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情境图,使孩子们从小就会叫的“爸爸”“妈妈”在情境中产生新的情感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拼读“bɑ”“mɑ”音节的四声,并配以图片,渗透同音字的教学,如数字8,大坝的坝等。真正地体现了拼音是拐杖,识字是目的的思想。

(二)阅读板块

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序列的基本理念下,特别提出了阅读教学要落实语文基本知识,而落实语文基本知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识字教学。阅读板块在落实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字义方面做了充分的设计。

1.落实读准字音。比如在第5课《影子》课后练习中明确提出读准字音要求;在第1课《秋天》课后练习中明确提出掌握汉字的语流变音(“一”的不同读音);在生字表中明确标注需要掌握的多音字(如第4课《四季》地de?;第8课《雨点儿》数shǔ、长zhǎnɡ ;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着zháo); 连环画课文的难字注音等。

2.落实看清字形。如在每一篇阅读课文课后均设计有认识生字的笔画、偏旁、部首;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等。

3.落实理解字义。如连环画课文《小蜗牛》,在课后练习中明确提出对照图画读课文、看图猜字的读音的要求,通过借助图画理解字义、借助生活经验识字落实字义教学。

(三)语文园地板块

包括《趣味识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其中《趣味识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栏目均从不同侧面重点进行了精心设计,落实识字教学。

1.《趣味识字》栏目,丰富识字载体。例如,《语文园地一》的数字诗、《语文园地二》的课程表、《语文园地四》的反义词组、《语文园地五》的时间短语、《语文园地七》的家人称呼、《语文园地八》的比赛说职业名称,将识字置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边玩边学,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趣味识字。

2.《字词句运用》栏目,提示识字重难点。例如,《语文园地一》的比较形近字;《语文园地五》区分边鼻音、平翘舌音;《语文园地六》区分上下、左右结构的字;《语文园地七》比较相似笔画等。

3.《我的发现》栏目,总结识字规律。例如,《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七》均设计了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规律的练习。

4.《书写提示》栏目,归纳书写规则。例如,《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八》均设计了以例子示范、归纳笔顺规则的练习。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

5.《展示台》栏目,拓展识字途径。例如,《语文园地四》的认读同学名字卡片、作业本识字;《语文园地六》的路途招牌、路牌等生活识字。

二、多板块全程识字的教学思考

落实多板块全程识字,就是在各个板块的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突出识字这一重点,注重板块间的联系,围绕字音、字形、字义等有侧重地展开教学,使识字教学成为贯穿始终的教学指向。

(一)从音、形、义三要素着手,全程有序识字

在各个板块的安排中,都涉及识字教学,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板块在识字教学中应该有与板块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处理倾向。这种倾向不是为了凸显板块特征,而是为了更好地站在识字中心的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音、形、义展开全程有序的教学,以达成有效识字的目标。从三要素教学讲,要注重以下要求:

1.在字音要素的教学中突出一个“准”字。要关注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包括轻声、“一”的变音)和多音字。在方言区,要针对方言问题重点训练。如宜昌地区方言(属西南官话成渝片),主要问题是平翘舌音不分,鼻音边音不分,后鼻韵母inɡ、enɡ丢失后鼻韵尾等,在汉字读音的教学中要借助拼音特别加以强化矫正。

2.在字形要素的教学中突出一个“清”字。要关注汉字的笔画名称、偏旁部首名称、结构、笔画数以及形近笔画、偏旁、字形的对比;在汉字书写中要特别注意认识田字格、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书写规则。

一年级上册教材涉及字形教学要素的具体内容为:

笔画名称:见教材后常用笔画名称表;

偏旁部首名称:含新偏旁50个;

字形结构:含区分上下、左右结构;

形近笔画:含弯钩—竖钩;竖提—竖折;竖弯钩—竖弯;斜钩—卧钩等;

形近偏旁:含攵—夂;宀—冖;亻—彳等;

形近字形:含人—天;日—目;

书写规则:含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等。

3.在字义要素的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维语言环境理解字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生活环境。提供给学生的语境,一定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匹配的,学生能理解的。同时也要关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二)从全程的角度建构识字教学策略体系

无论在哪个板块进行识字教学,都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作支撑。一个教师如果对识字教学有总体上的思考,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把握多板块识字安排特征的前提下,系统梳理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全程使用,是必要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形成,要从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学会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汉字造字规律入手,并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充分挖掘。通过对本册教材的试教试用,我们建构了如下体系。

1.复现作为学生学习识字(写字)的基本策略具有科学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对会认字的要求是整体识记、换个地方还会认即可。从识字的基本规律来讲,除了有意识记外,更多的是无意识记。基于这一规律,在识字写字的各个环节采用不同形式,让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是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学习新课前先复习学过的生字,循环反复,让学生认识;在学习新字过程中,设计读词、词串、读句,回答问题等多种语言形式,让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在学生遗忘的高峰期,及时巩固,也有效地解决学生生字返生的现象。

2.多感官参与识字(写字)学习作为重要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生理和认知特点。采取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活动化,比一比、赛一赛、演一演等趣味化;讲一讲、教一教等生活化的形式让学生对识字(写字)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青蛙写诗》一课中“串”的认识。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来读一读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话。老师请一个同学来当水珠,可以吗?

生:不行,是一串水珠。

师:那我请几个同学呀?

生:可以请六个同学。(表演读课文)

师:出示字卡:“串”,同学们观察一下字形有什么发现?

生:这个字好像一根棍子上串了两个东西。

师:出示“串”的字理,看看“串”是怎么演变而来。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上“串”来表示?

生: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肉串,一串项链。

师:看看,这些也可以用“串”来表示。一串脚印、一串音符、一串钥匙。

从上面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对“串”这个难于掌握的字,从音到形到义到运用,学得扎扎实实,且始终兴趣盎然。

3.在生活中识字是一条重要的识字途径,要关注搭建平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两次生活识字展示台,一次在《语文园地四》中,一次是在《语文园地六》中。第一次是引导学生利用同学的姓名牌和作业本识字,第二次是引导学生在马路上识字。

在试用教材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次展示──利用同学的姓名牌和作业本识字,我们一是在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中进行渗透,如哪个同学的名字中有这个音节或者有这个字。二是轮流请同学分发作业本。三是将班级座次表发给每一名同学,会认一个就涂上颜色,涂完后拿到班级进行展示。我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就是这个材料,同时还开展了竞赛活动,出示同学名字认一认。出示汉字,让大家说说班上哪几个同学的名字中有这个字等。这个活动从开学一直持续了三个月,全班46人回收36份。与平行班级对比,80%的同学不仅能认识全部同学的名字,还能字与人对应,既扩大了识字量,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新环境和新集体的适应性。

第二次展示──在马路上识字。我们通过园地中的情境图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每天在路上看看哪些字都认识了,请爸爸妈妈或是自己记录下来,做成识字小报,贴在班级展示栏里展示。同学们课间互相观看小报,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时结合开展识字小博士活动,学生识字量大幅度提升。

不足之处是,由于家长参与、协作的程度不同,学生的识字差距进一步加大。

这两次活动我们都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然后利用课堂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课外识字带来的成功,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三)识字教学渗透汉字文化,把握尺度方法

本册教材在传承汉字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例如,教材开篇的蒙学学材;识字4、识字9的字理识字(象形字、会意字);《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栏目中的形声字,都是传承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学时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好这些素材。若忽略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于持久的特点,一味追求文字博大精深的考究论据,就会让学生在繁复的分析讲解中失去对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汉字文化如和风细雨,悄无声息地沁入学生的心田。

例如,识字9《日月明》一课中会意字的学习。

教师投影出示太阳初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请跟你们的老朋友打个招呼吧,叫出它的名字。

生:太阳。

师:它还有一个名字呢?谁知道?

生:日。

师:真棒,这个老朋友天天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教师投影出示皓月当空的图片。

师:到了晚上,谁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呢?

生:月亮,也叫月。

师:月亮出来了,晚上我们就能借着月光走路了。月亮和太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能发光,能给我们带来光明。

师:当这两位朋友在一起啊,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出示“明”。(认读、正音。)

师:谁来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呢?

生:太阳和月亮都很亮,他们合在一起就更亮了,“明”是“很亮”的意思。

师:是的,汉字很神奇哦,有很多像这样由几个字组成的汉字,更神奇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的意思合在一起呢。我们一起在书上找一找吧。(翻开书72页)。

学生活动:

找一找、画出这些字,再和小朋友互相猜一猜这些字的意思。

像这样,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让学生在猜一猜、找一找、赛一赛,在游戏中发现汉字规律,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祖先造字的智慧,爱上汉字。

总之,从整体的角度来关注教材在识字教学上的编写理念,体现多板块全程识字的思想,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我们是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的。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