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三篇】

语文教案 2019-3-30 680

【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44886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略)

  2、基础知识: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生存的问题和作者经历为例,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5)(13)

  (6)-(12)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事例,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5、问题探究: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讲的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传之于万世”的。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6、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引论-本论-结论)

  (2)事实道理相结合,正反事理结合。(王阳明格竹反例与作者实验正例对比)

  7、学会启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

  2、探究论点、论据、论证(见上面备课)

  3、深化论文的相关知识。

  提出论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作业部署:体会“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写作:我和未来有个约会(我和未来的约会)

  

篇二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

  1.文体知识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

  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

  (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5.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重要语段可再次播放音频,认真读、听,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文章的内容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回答下面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合作探究。

  1.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参考: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参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参考:(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参考: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参考: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二)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所学。

  (1)复习字词。

  ①注音:丁肇中()朱熹()彷徨()中庸()论语()袖手旁观()

  ②解释: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

  (2)总结全文。

  参考:作者以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为话题,从解释《大学》“格物致知”入手,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2)中国学生学习上的弱点所决定的;应付今天世界环境的需要。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2.拓展交流。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着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要举例论证。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

  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丁肇中的资料,做一期“向科学家丁肇中学习”的手抄报。

  2.完成【试题中心】“基础检测”部分。

  可参考【影音资源】【试题中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丁肇中的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二、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研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影视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1.《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2.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4.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答案预设

  1.(1)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以此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3.举研究竹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4.举自己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是毫无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参考

  1.道理论证。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又如,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举例论证。

  举例子阐述道理作用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有机会的探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反面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反面

  可参考【微课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活动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总结拓展

  1.深入思考内容,体会讲演词的特点。

  2.学生复习总结本课知识点、文章内容、论证方法等。

  3.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参考

  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四、作业设计

  以“如何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讲演稿。

  可参考【写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