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4-1 515
 

课前透视:

 

《一株紫丁香》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设计在《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反馈与交流、质疑与解惑、自主设计、活动激发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自主与和谐充满整个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读课后词语,会写8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重难点把握:认读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

 

“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

 

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2板书课题:5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认识“株”。

 

3.出示课件,介绍紫丁香树。(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①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③把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同桌互助自学生字、生词

 

①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②两个人读一读课后的新词。

 

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猜字谜的方法来识记:“牵”,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

 

“倦、困、踮”可能是读音的难点,“倦、困”比较拗口,“踮”要防止学生读成“diàn”。可用下面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巩固认读的生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

 

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2)巩固生字。(做摘紫丁香花的游戏)

 

3)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自主读书与交流读书结合,引导有目的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利用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三、细心观察,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重点指导:“棋”和“琴”

 

e、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生字较多,教师不可能逐一范写,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易混易错的字来示范和提醒,其他的字让学生自己去临摹,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推荐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一、播放歌曲,引入诗境。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把学生带到了诗的意境。通过学生谈感受,把学生引入到浓浓的师生情之中。)

 

二、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学懂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想学什么?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

 

三、品读课文。

 

(一)教师引导学习第一小节。

 

1)谁喜欢第1小节?指名同学读第一小节。

 

2)老师正在安静的小院里备课,你去送花,你会怎么进去呢?谁来

 

表演一下。大家一起来试试。

 

3)你们为什么要踮着脚尖走呢?

 

4)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试着读一读。

 

5)齐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有感情的效果,为下节朗读感悟作铺垫。)

 

(二)自主选择学习二──四小节。

 

A、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方法。)

 

出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请提出来?

 

*用最美的语言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B、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自己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小组学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第二、三、四节。

 

2)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品味词语。

 

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盛开的花儿”像()。

 

将“疲倦”换成“疲劳、劳累”,将“挂牵”换成“挂念、牵挂”,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情节之中,通过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更多的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和比的意念,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学习第五小节

 

1)(打开课件看课文插图)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这位老师还在写教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师生讨论应怎样读第五小节?

 

3)指名读第五小节,大家评一评。

 

(设计意图: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四、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3.表演背诵。

 

五、小结课文,感情升华。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朗读。在赞美老师的歌曲声中,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达到感情的升华。)

 

六、作业超市(以下作业任选两题)

 

1.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学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

 

4.把最想给老师说的话写下来,制成卡片送给老师。

 

(设计意图:作业超市的设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感悟: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中,我用创新的课程、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行为上,既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又有自主设计学习方式的能力。

 

一、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1.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我想学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因而是最能“面向全体”的,由于目标是学生自己设定的,他们在学习时积极探讨,力求达到,学生学习兴趣浓,效果好。

 

2.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在《一株紫丁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二、三、四这几个小节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欣赏揣摩。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书上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讲得绘声绘色,把对老师的爱描述得淋漓尽致,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3.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朗读,有的讨论,有的写心得体会,学生们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特长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能读的读,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展示才能的舞台。

 

4.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便于沟通、交流,便于情感相融,便于切磋互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责任感。

 

二、布置选择性作业

 

做作业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一刀切”的统一作业不但难以照顾到这一差别,还容易使学生负担过重,引起厌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作业超市,作业超市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由易到难,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