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教案 2019-4-3 1005

29、古诗两首

导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导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明确古诗大意。

导学难点: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学案

一、我会搜集:

1.搜集唐代诗人林杰以及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简介。

2.搜集相关文章《唐诗鉴赏辞典》,理解詩的大意。

二、我会读:

1.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乞讨 灵巧 云霄 渡船 屏风 蜡烛 报晓 小偷

2.引导学生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大致了解乞巧节。

3.我会把古诗读通顺。

导学案

一、课外挖掘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通过读题目,我知道了这两首诗的作者的情况:

(1)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时年仅十七。

(2)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2.我会按注释读古诗理解诗意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3)长河:银河,天河。

3.同桌相互说一说诗意。

4、比赛背诵《乞巧》。

5、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6、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7、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二、主题丛书学习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1.你知道月亮是怎样的吗?月亮上有人居住吗?搜集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月亮的传说或科学知识。

2.你能想象出来故事中嫦娥的心情吗?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短文,假设自己是嫦娥,进行描述。

板书设计 文 章来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