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一诗最为有名,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有名的抒情诗人。开成进士及第。曾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主要作品有《有感二首》《重有感》《贾生》《富平少侯》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2相关背景
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这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3主要内容
乞巧
这首诗通过叙述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的情景,展示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嫦娥
诗人以诗中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漂泊流寓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