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将相和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1 将相和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例1】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析 这是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以宝玉有瑕为由把玉取回后理直气壮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秦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说明秦王无诚意换璧。“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说明蔺相如非常聪明,机智地把玉取回。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说明秦王非常喜爱这块宝玉。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爱玉的特点,说“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以此来表明其勇敢和决心。
【例2】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析 这段话说明了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说明自己避让廉颇并不是害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为国家着想。蔺相如的话,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忍辱退让,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2.理解三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第一、二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由于第一、二两件事,蔺相如立了功,升为大官,老将廉颇不满。这三个故事都是因为“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引起的。前两个故事,引起蔺相如为赵国利益忍辱负重,退让回避,这是经过。结果是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和好,共同保卫赵国。
“完璧归赵”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深谋远虑,以自己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使秦王理屈,这是经过。结果是秦王只好客气地将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以自己的机智、勇敢完璧归赵,又使秦王无借口进攻赵国。
“渑池之会”的起因是秦王想让赵王为其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侮辱赵王。蔺相如以死相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叫人记录下来,这是经过。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是结果。
“负荆请罪”是廉颇看到蔺相如的职位比自己高,不服气而引起的。经过则是廉颇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处处退让回避。结果是廉颇负荆请罪,两人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3.把握课文中心思想上的内在联系,进行思想教育。
这篇课文不但以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打动读者,而且以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主要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而这种对敌斗争,来自他一切为了国家利益这一思想。“负荆请罪”主要表现他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的高贵品质。他这种对友的求和忍让,同样来自他一切为了国家利益这一中心。我们从蔺相如对外对内两个方面,通过他的语言动作来感受、认识了他一切为了国家利益的思想品质,进而学习蔺相如的爱国思想。
4.掌握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比喻物归原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