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及美育思考

语文教案 2019-4-3 546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通过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渗透美育资源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教学中力求做到:讲究趣味性,在乐中求美;注意形象性,在赏中求美;启迪思想性,在品中求美。使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感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

《月光曲》讲述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贝多芬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戏表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的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贝多芬的平凡和伟大、善良和真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主要思路:

1、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讲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听《月光曲》的片断,然后请他们谈感受。学生纷纷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我随机小结:是呀,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感受到了心情的宁静,感受到的春的气息,还仿佛看到了风暴、大瀑布和一写千里的黄河……你们说得很好。难怪有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说:“音乐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接着,出示贝多芬的画像和他的另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以浓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又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出了课题。

2、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

体会乐曲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所表现的景象。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而是通过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为此,在导入课文后,我没有按课文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学习,而是直接进入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描述皮鞋匠听音乐时联想的文字,初步体会乐嵌的三层变化。再用多媒体演放月色海天的图景,即月亮升起,海面平静;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亮照耀,风起浪涌。并配与月色海天图景相对应的《月光曲》的三个乐段,即轻松舒缓的、渐强发展的、高昂激越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仅仅是景物的变化吗?兄妹俩为什么如此的心潮澎湃呢?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品格:

如此美好的乐曲,贝多芬是在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我在教学中以兄妹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贝多芬作曲的根源,让学生明白兄妹贫穷的现状与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心情,特别是贝多芬对爱音乐又懂音乐的盲姑娘的深切同情和对她热爱音乐求知若渴心理的理解。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