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学札记

语文教案 2019-4-3 425

《敬畏自然》是一篇立意新奇、充满了思辨色彩、情理兼融、极能开启人们思考和遐想的好文章。文章在文字上没有多大难度,所以上述两个设计均将重点落实在“思辨”这个重点上,均力图给学生以情理的感染,帮助学生明晓作者独到的思考,开发其心智和悟性,给以精神点染,这是得当的。因为“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

在处理上,上述两个教学过程也各有特色。第一个设计以形象可感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以几个问题引领学生钻研课文。先是对全文进行总体观点的梳理和把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再是对文本中具体语言材料的感读揣摩(“语言品味,互动探究”),然后深入一步,进入课的高潮──“质疑思辨,拓展研究”,将文本学习引向思维开发的深度,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再质疑,体现了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最大亮点,设计得有新意,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要求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这是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使之潜移默化地吸收文章观点的手段,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的思路清晰,处理简洁而重点明确,有一定的创意,学生应该会有良好的收获。

第二则教学片断也是重在文本思路的梳理挖掘和学生思维的开发。不同的是它重在文本思路的多层开掘,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一步步地深入开掘,由表及里层进式地梳理文本的思想脉络,然后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引向现实生活、由生活中的具象来印证文本的观点(第一个设计是由感性形象过渡到理性思考),用文中的理性眼光来分析具体的现实事件,最后进行综合迁移,要求学生拟写一则倡议书,实现三维目标的聚合。虽是一则小型片断,但主要出发点与上一个设计一样是开发思维,滋养学生的精神,开发学生的能力和心智。这值得肯定。

如果说还有些薄弱环节要改进的话,则是两个教学均较多地关注了理性思辨层面的内容,对文本感性的语料稍欠体悟,课的“茎枝”分明而“血肉”不太丰满。第一个教学有了这些环节。如“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但还不够。这篇课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风格独具,对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很有裨益,但两个课在进行中缺少了读,对语言材料感知的过程少了些,还要加强诵读和品味。除了读句,还要读段,精彩的段落宜读熟读透,课内应多些读书声。第一个设计“质疑思辨,拓展研究”这个环节(“你敢对本文作者的现点进行质疑吗”)若为了更进一步活跃思维,集中群体智慧,也可以改成课内小型辩论。第二个设计学生思维的深入过程也缺乏有梯次的相机点拨,学生答问多,教师的引导则较薄弱,变成了简单的问答式。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