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口技》课堂实录及点评

语文教案 2019-4-3 694

《口技》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学目标】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及作用,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2、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了解本文层次清晰、一线串珠的特点,引起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深思。
【教学创意】
本节课从语文最基本的读、赏和写的能力培养出发,通过识字词,通大意,明层次,赏精妙和学写作几个环节,了解本文以一善字立骨的特点和独特的写作技巧,并通过相应的仿写训练,让学生有所收获。
【实施过程】
导入
师: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奇妙有趣的声音,来听听下面几种声音:
(多媒体播放火车、鸟、小狗及婴儿啼哭的声音)
师:而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叹为听止。今天,我们将在林嗣环的妙笔生花的引领下去欣赏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点评:从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这门艺术。把文言文拉近到学生身边,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识字词
师: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听读时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配乐,师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本课的生词。
(多媒体出示生词)
少顷 犬吠 呓语 惊觉 絮絮 齁声 中间 曳屋 许许 几欲
师:请同学们齐读,每个词读两遍。
(生齐读)
【点评:读准字音,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现代文教学是这样,文言文教学更应如此。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有榜样可学。再结合多媒体,来纠正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通文意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以及老师所给的提示,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一边疏通文章的大意。
(多媒体出示文中的需要注意的字词)
1. 特殊用法
善,擅长。宴,宴请。间,夹杂。
2.古今异义
但,只是。少,稍微。虽,虽然。
名,说出。股,大腿。走,跑。
3.一词多义
妙:众妙毕备 妙,妙处
以为妙绝 妙,好
绝:以为妙绝 绝,极
群响毕绝 绝,消失
【点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摒弃烦琐的语法分析和文白对照的翻译,学生自主阅读、合作释疑,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明层次
师:在扫清了阅读障碍之后,接下来请同学们合作读文章的二、三、四自然段,这次的要求是:读出层次。提示一下,这三个自然段每段都有两个层次,我不知道怎样分,但我相信你们知道。男生读完一层之后就停下来,女生继续读。
(生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你们很有默契,能告诉我你们这样读的依据吗?
生:男生读的是口技人的表演,女生读的是观众的反应。
师:很正确,如果从描写的角度去考虑呢?
生:前面是正面描写,后面是侧面描写。
【点评:这是整节课的过渡环节,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分析课文,后下面的赏析蓄势。】
赏精妙
师:口技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先看看文中对口技人表演的正面描写。
师:课文对口技人表演的正面描写主要集中在文中的二三四自然段,而这三个自然段正好描写了三个不同的场景,你们能说说是哪三个场景吗?
生:第一个场景是一家人被狗叫声吵醒了。
师:还应该有婴儿的啼哭声。
生:第二个场景是一家人又睡着了。
师:这一家人再次入睡,接着呢?
生:后来起火了,人们都忙着救火。
师:非常不错,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很准确。
(多媒体出示:由睡到醒 醒而复睡 失火救火)
师:请大家仔细品读这三个自然段,说说你认为哪句话写的好?好在哪里?
生:我认为“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泼水声”写的好。
师:好在哪呢?
生:因为他写出了很多种声音。
师:仅仅只有声音的繁多吗?这里的声音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
师:你哪里可以看出?
生:数量上从一人,到百千人,百千儿,百千犬。
生:种类上从一个人呼喊声,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
生:由少到多。
师:你很善于从文中发现信息!
师: 其他同学呢?
生:我认为“遥闻深巷中犬吠”这句话写的好。
师:能再具体些吗?
生:“遥闻”是远远地听见,而后面写这家人醒来的声音,这是由远到近。还有“深巷”,表明声音在巷子里,后面却写的是屋子里面。
师:你的观察相当仔细啊!
生:我认为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写得好?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写出了老鼠活动的声音。
师:大家想想,一般能听见老鼠的声音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生:非常安静。
师:对了,这里用老鼠活动的声音来突出当时环境的安静的写法叫?
生:以动写静。
师:很好,如此繁杂的声音,多端的变化,却是从口技人的一张嘴里发出,你觉得口技人的表演怎么样?
生:厉害!
生:精彩!


生:牛!
(哄堂大笑)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呢?
生:妙。
师:不够全面。
生:善!
师:对,就是善。这个善字贯穿全文,是全文的文眼,大家刚才的赏析就是围绕善字展开的。仔细品味,全文无处不善。请同学们合作探究,仔细找出还有那几处的地方表现了口技人表演之善。
(生自由交流讨论)
生:观众的反应表现了善。
师:这是侧面描写,不直接描写口技人技艺的高超,而是从听众的种种表现,从最初的赞叹,到其后的沉迷,到最后的以假乱真,的确从侧面烘托了口技人表演效果的善。
生:还有口技人所用的道具。
师:口技人用了哪些道具?
生: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师:这里连用四个一,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强调,突出道具的简单。
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师:是简单的重复吗?
生:不是,是首尾呼应,反复强调。
师:文中还有一句作者的评价,“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把它贯穿在文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显出林嗣环对口技者的精湛技艺的情不自禁的佩服,这也是一善。
师:其实,大家刚才的交流都围绕着一个“善”字展开。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口技表演者的“善”,才有作者林嗣环笔下精彩描写的“善”,也才有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尽情品味、尽情描述的“善”。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口技艺人如此精湛的表演,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长期的观察与揣摩,靠的是无数次的勤学苦练,再加上精巧构思上展现的聪明智慧。这启发我们,艺术之美来源于生活,更得益于勤学苦练基础上的创新。
【点评:次环节围绕着“善”字,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玩味,对写作技巧的赏析,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写作
师:课文《口技》给我们做出了绘声绘色描写场景的精彩范例,其善于抓住中心作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给我们作出了示范。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要特别注意艺人的表演和观众的神情举止,然后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描写这段精彩的表演。
(多媒体播放视频)
生:这位表演者为我们模仿了火车开动的声音,鞭炮声,还有鸡、狗、鸭子等动物的声音,特别是杀猪的场景,台下的观众们都开心的笑了,实在太精彩了!
师:观察仔细,正侧面描写结合,看来你今天有收获。
生:火车的汽笛声带来了远方的朋友,大家敲锣打鼓热烈欢迎,鸡、鸭、狗等各种动物也来凑热闹,还杀猪来款待朋友呢!这样热闹的场面其实是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看台下的观众,都为他的表演拍手叫好呢!
师:精彩的语言描写出了生动的场景,很好!
【点评:通过练笔,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结束语
同学们,《口技》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我们为口技人高超的技艺拍手叫好同时,也为作者高超的文学表达能力赞叹不已。可谓是口技者善口技,介绍者善摹状貌。文质兼美,相得益彰。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其实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其他艺术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总评:语文教学要高效,要采取的措施很多,尤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从《口技》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上看,这是一堂快乐的语文学习课,上课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整堂课的教学一反文言文文白对照的翻译模式,而是以读为主,培养学生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整堂课的教学抓住一个“善”字,目标指向明确集中,紧扣主旨,不蔓不枝。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找“善”字的活动中,不仅突出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现在在语文教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文言文太难,有太多的生字词,不好理解;而作文则是无话可写,不愿意写。对于《口技》这样一篇文言文,我做了一些尝试。一、在字词的教学没有做过多的纠缠,而是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释疑。二、在文章的赏析上,抓住了“善”字,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找“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阅读,在思考,在讨论,在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对课文的写法也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三、通过对课文中精彩描写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现在的学生把写作当做一种负担,缺乏写作的热情,其实只要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还是很愿意去写作的。这堂课,我先让学生对作者精彩描写赞叹不已,然后适时点出写作技巧,再结合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学生就想写,乐写了。从整堂课的气氛和效果来看,这些尝试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其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朗读指导,文言字词的积累等,今后还要继续努力。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