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优质学案

语文教案 2019-4-3 883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外国诗两首》优质学案

☆课文导读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诗歌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全诗意境既精微优美而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的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命底蕴。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蝈蝈(ɡuō) 蛐蛐(qū)

栖息(qī) 草茸茸(rónɡ)

欢嚷(rǎnɡ) 沉浸(jìn)

二、词语释义

昏晕: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失去知觉。

喧响:发出声音很大的响声。

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三、语句解读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地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地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2.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四、作家作品

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与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⑴宁静níng()

A.安宁B.宁可C.宁愿

⑵盛夏shèng()

A.盛器B.茂盛C.盛东西

2.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

A.夜莺暄响飘荡割麦

B.消逝疲劳荡漾播撒

C.沉浸银状严霜阴凉

D.插秧欢嚷梦香骄阳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原诗一致的是()

A.那就是蝈蝈的声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失,一旦唱得疲劳了。

B.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C.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D.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沉寂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二、整体感知

1.下面对《蝈蝈与蛐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B.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C.“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喜”的美妙。

D.“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温馨的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比又十分和谐。

2.下面对《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小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溢、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B.“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见溪水轻轻地歌唱。”这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C.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简单的重复,是可有可无的一节。

D.这首诗全篇描写的是眼前的实景,突出其静谧、美丽,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

3.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⑴“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了夏天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能渲染“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从诗中找出原句)。

⑶“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

三、课内阅读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梦乡”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河”会“银星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原野上的青草”会“闪着银色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首诗第一节押韵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

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

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

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回眸

(2019兰州卷)4.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3分)

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无奈,是否泼悄悄地给自己一个笑脸呢?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分坦然;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勇敢地面对艰险。这是怎样的一种调节、怎样的一种豁达、怎样的一种鼓励啊!

笑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面对困难与无奈时,要调节好心态,表现出勇气与坦然,给自己以鼓励。

☆写作小练笔

面对美丽的夜雨,你有什么体验?请用几行小诗展示自己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素材

美丽的夜雨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进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一、1.⑴A⑵B2.B(A项中的“暄”应为“喧”,C项中的“状”应为“装”,D项中的“香”应为“乡”。)3.⑴停留;歇息(多指鸟类)。⑵非常静,没有一点声音。4.C5.A二、1.D2.C3.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4.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5.⑴生机勃勃的景象/“蝈蝈的乐音”的美妙。⑵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⑶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三、1.“梦乡”指睡熟时候的境界。这说明了“夜”已来临了。2.这是描写“大河”平静,没有波澜,映照着天上的繁星,所以说“大河银星万点”。3.这是描写月光下的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因为青草上有水,所以会反射着月光,因此“青草”会“闪着银色光芒”。4.乡、响、嚷。5.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四、1.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乡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2.“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悦和激动。3.第一节的“多美的夜色”确定了赞美家乡夏日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的“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夏夜美景的具体描写。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