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痛恨辅导班,但又必须赶上起跑线!

杂谈 2019-4-12 2344

关键词:囚徒效应,辅导班,起跑线,父母格局,名家观点,心理学,纳什均衡。

 

最初,没有辅导班这种机构。

但后来人们发现,通过关系,找老师补习一下,确实能够领先其他小朋友一大截。

别的一家长一看,“呀!小样,原来你来这一手,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呀!”

一来二去,大量的家长,开始加入找老师补习的队伍中。

有了市场后,辅导班就开始流行;当更大的市场来临时,商业机构就开始介入;家长即便不想卷入这场洪流,也被迫被自己当初制造的环境卷了进去。

 

 

简单来讲,就是家长间的互不信任,形成了类似于冷战时的军备竞赛,形成了孩子间的内部损耗。

最后的结果是,肥了机构,轻松了学校,破费了家长,压垮了孩子。

心理学中,对此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囚徒效应。

A、B两个囚徒被分别审讯,判决条件是:两人都不招,被判1年;两人都招,被判8年;但其中一人招出另一人,则他被无罪释放,而另一人被判12年。

 

 

可想而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性自然会在激烈的斗争中,选择揭发出对方,以保全自己,而更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人都背叛对方。

这和家长们对辅导班,既爱又恨是一个意思。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家长们坐在一起,共同决定,把现有的辅导班都减一半。既避免了“军备竞赛”,又不影响学生的相对成绩。

可这比相互竞争,更难办到,也就成了天方夜谭。

 

 


“囚徒效应”源自于博弈论,对博弈论做出重大贡献的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是电影《美丽心灵》的原型。

这部影片,讲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纳什,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纳什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简称“纳什均衡”,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的均衡点,就是我们在前面讲的,家长们都坐在一起,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裁军”方案。

但是,这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最终的结果,就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一系列“军备竞赛”,直到最后出现均衡点,也就是现在,大家的负担都不得不加重的局面。

起跑线的不断前移,也是个典型的例子:刚开始前移起跑线的人,确实有优势,但在不断的拉锯战中,优势就都没有了,最终就形成了一个平衡点。

 

 

可这个平衡点太累,家长、学生的精力都被迫耗在了里面。

 

 


因此,聪明的家长,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不光比孩子,还比自己,把自己也纳入到这场“军备竞赛”中。

用一句概括,就是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这一点,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有一个比较好的诠释:

孩子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人就是父母,受到的绝大多数影响也是来自于父母。有时候,仅仅是因为父母想当然的一些习惯,就会让我们觉得这么做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比如父母做事认知仔细,孩子的字典里就不会出现“马虎”这个概念。如果父母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天锻炼身体,孩子只会认为这就是正常人的生活方式。

 

 

如何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先往前迈几步。你希望孩子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你就要成为那种人,这样孩子不出意外也会被你带成那个样子。

关于“起跑线”,Google总工程师吴军在《大学之路》有精彩的描述:

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1/4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了。所谓的好的大学教育也仅仅是在起跑时有了一个好的站位而已,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郑渊洁老师在一篇文章《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提到了下列观点: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越大表示教育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教育。

 

 

上述三位老师的观点都内含了一个道理,父母的格局决定了教育的格局。

格局小只会关注当下,当下成绩好就代表着一切都好,反之则否定一切;格局大意味着有更广阔的时空感,失败永远是暂时的,而不断的成功才是一直要追求的。

所以,教育谈到最后,就成了拼父母。

------

作者:石头聊家庭教育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0b9006bb03b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