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告诉青年教师:写作指导课不要沉迷于“套路”

杂谈 2019-4-15 2181

比较集中地听青年教师执教写作课。也同时发现了在写作指导课中,青年教师对“套路”的迷恋特别严重。

例如写人,必定讲到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而且,一定要在同一节课,同一个人物的写作项目中讲完。又如写事,必定用“六要素”来框定事件,写出时间、地点、人物等。再比如写场面,一定是点面结合法。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套路”,学生学习写作,还是要有些套路的。我的多本给儿童的写作指导用书中,此类套路也有提及。但是,我在课堂执教时,可不会这样教。在书中提及,就是让学生自由阅读时获取最基本的信息;到了生动的课堂演绎中,我要给他们实战技巧,给他们真实写作中用得上的方法。因为我深深知道:真到了写作时,只会套路是不靠谱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套路,无趣。

套路,本身就是无限次重复的结果。例如,之前说的写人、写事、写场面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一层不变的。学生不断接触,还要不断假装“学习”,当然失去兴趣,这样的教学必定不可取。


其次,从教学效果上看套路,低效。

前文说过,套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确实效果不好。而且,长期用套路教,会产生一种“多吃不消化”的负面效果。例如写人,很少有作品一次性将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有的作家擅长这一方面,有的作家擅长另一角度,只要找准自己关注的一个点,写进去,写出彩,人物就活过来了。全方位贪多求全的描写,反而无法产生效果。


其三,从教学价值上看套路,廉价。

套路,属于陈述性知识,是一种概念化的定格展示,绝对不是有较高价值的学习内容,当然也不会产生多少学习的价值。对于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真正要掌握的是具体的操作法,写作的模板,可用的框架。例如,如今我的心中有一个意思了,我该如何写出来?我有一个想法了,如何和你分享?如何让你接受?怎样写得更好?这些和具体操作有关的程序性知识获取,更为重要。套路学习,无法满足。


在这里想到德国的学习,最大的热点是学技术,而不是获取文凭。而如今我们的学习,特别在意拥有文凭。我也在意文凭,敬重学术,但我也强调青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能顺利“上手”,不要仅仅是个“花架子”。


小学的写作教学,可以根据类型分为两种。第一类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偏向对写作各个组成部件的练习,期待练习局部,组装成型。第二类以“素养提升为主”,指向的是语言的运用,思维的介入,审美的取向,文化的传承。很多名师写作课上,都偏向对写作素养的指导与落实,这一点很值得青年学习。但在更多时候,在一线课堂,青年教师首先要学会执教“训练型写作”,这是基础,是保底工程,是为首要任务。我们给大家三条建议:


第一,读好教材,不偏移。

很多青年教师上写作课,喜欢自由发挥,喜欢以“创意”为名,胡乱设置写作内容。实际上,你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身在宝山,不要空手而归。对教材的重视,应该成青年教师执教的依存。


例如执教人教版四年级单元写作《我敬佩的一个人》。这个单元中的每一篇目,都是写作最好的范本。《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可以了解到选材的重要性。“比萨西塔双抛”,经典好材料,直接决定了人物受人敬佩;《全神贯注》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物精神价值,有一种执着、沉迷的精神,就能被人敬佩;《鱼游到纸上》,学生可以学习过程描写的方法,一个普通的青年如何被人敬佩呢?作者通过各种描写,通过多角度的关注,展示青年画鱼的过程,也展露出被人敬佩的关注点。


可见,读好教材,不偏移,就是我们执教的重要基础。


其次,依托教材,重迁移。

还以刚才这个单元为例,我们可以依托教材,找准一个点,总结出一些规律,给孩子一些模仿、借鉴的方式,让其通过练习,获得提升。


例如,指引学生回顾《鱼游到纸上》一课中,对青年画鱼的描写,关注“既有工笔细描。又有挥洒写意”的写法,归纳出从多角度去观察、去选择、去表现的写作方式。在具体写的时候,依然可以学习课文,用上比喻的方式来引发读者想象。例如文中写青年画画很细致,“像小姑娘绣花一样”,这一比喻一下子引发读者的关联想象,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借助修辞,联系生活,催生感悟与体会,这些都是从教材中抽取的写作方法,都可以应用进学生自己的写作练习中。


用上方法,依托教材,实现迁移。


第三,超越教材,写自己。

教材中的示范,给出的就是实用的,现场感浓,操作性强的写作模板或是写作框架。学生获取之后,要鼓励其不要依葫芦画瓢,不能简单机械模仿。青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此为蓝图,填入自己的思考与写作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文章。著名教育学者刘佛年先生已经说过:学生的创新就是微创,就是仿创,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点变革,有一点改观,这些都应视为创新。


例如从丰子恺的《白鹅》中学会了写喜爱动物的模板:拟人化写法+作者评价。就可以让学生用这样的模板尝试写自己身边的小动物。学生选择了公鸡,内容是自定的,使用拟人方法,再加上自己对公鸡的情感评价,很快完成了《我喜爱的大公鸡》片段练习。这里,我们借用的是写作模板,而不是写法套路。模板中有过程性的写法解密,学生获取后能立刻予以运用,这是典型的,看得见的,正在发生的学习。


青年教师在写作指导时,不能迷恋那些枯燥的,意义不大的所谓写法。应该注重对教材的关注,从中指引学生顺利学习到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在实践提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抓住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