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曹文轩、郑宇统对编教材四到六年级目录及权威解读

杂谈 2019-6-30 3790

统编教材将于下半年全面投入使用。一至三年级,已经与我们见面,四—六年级教材,究竟长什么样?它保留了哪些老课文,新增了哪些课文?在编排上,究竟有哪些全新的特点?

(最新教材目录,在帖子底部,可直接拉到底部阅读)

这些问题,都是广大一线教师和家长所关心和关注的。

最近,统编教材四—六年级教材国家级培训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温儒敏、曹文轩、郑宇等主编及核心编写人员,对教材做了全面的解读,传递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为正文(有四个帖子哦,内容超长,但超有价值)——


温儒敏教授说:新教材应该这么学!



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

高中语文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本质意义的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化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在教学中,处处想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体到某一课,可能会侧重某一方面。如古诗词,可侧重审美;说明文,可侧重思维。

理清教材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

如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知识体系被弱化的偏向,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知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如情景交融,有感情朗读,比喻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义反复。

对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排列要搞清楚。统编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要点明确,备课时应当抓住“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教材在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以防止过度的操练。

四五六年级备课,建议重新温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部分的十条认真研读。这十条是比较具体的。

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设计通盘考虑,结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用好教材。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教学,也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表,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能力、方法的要求提炼出来。

重视课型的区分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就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和以往教材是不太一样的。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课型意识淡薄,有历史原因,都是分析性阅读,文体混淆。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授课重点是不一样的。

即使同一文体的课型,也应当有所变化,语文课才比较生动有趣,不至于死板僵化。不要总是字词句,主题思想。哪有那么多的主题思想?现在中国人说话,都是“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受到了什么教育”,这不是完整的教育。

为什么小学语文要安排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和一般小说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过这个问题,课型就应该有所不同。民间故事积淀了古人的智慧,是口头文学,是传统文学的一部分。它有民族的审美基因,能对孩子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它是口头、集体的创造,往往带有异想天开的成分,有益于让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基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超自然的想象力,小孩子有时候也需要异想天开。教这个单元,要注意激发想象力,让学生异想天开,就达到目标了。

有温度的教学。老师要读课文。不要先看参考书,先好好读原文。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

想一想你的班上那些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有哪些难点,可能有哪些兴趣点?

授之以渔,教读书方法

小学三年级以后,应该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要教给方法,如读古诗,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韵律,感受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要让学生有鲜活的感受,不要一上来就分析,分析主题、作者、作者的原意等,很细,偏偏放弃了第一印象。先读,再分析,再来研究问题。我们不是没教方法,而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方法。

没有方法论教学的意识,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办法去套。

鼓励学生一鼓作气往下读。

现在我们经常让学生抓关键词。他能抓住关键词还要你教啊?我们要教一些方法,甚至要教学生按中轴线读等方法,泛读的方法。

采用“1加x”方法拓展阅读

我想说,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统编教材增加了很多阅读的内容。

延伸阅读。

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除了区分课型,把略读课归还给学生,还要延伸阅读,加大阅读量。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就是“半截子”的。

实施“1 x”

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

可以在课内安排读那些附加的作品,也可以安排在课后。

不只是读散篇作品,还要有“整本书阅读”。

小学的“快乐读书吧”是有梯度的。四年级读神话,五年级读中国民间故事,六年级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个栏目要用好。

要给适当的方法,放手让学课外去读。课外阅读采取目标管理。课外放手让学生读,可以适当“管理”,比如组织读书会讨论等等。

但主要应当是“目标管理”,而不是“过程管理”。

(这个观点,我跟温教授有不同看法,其实,我认为阅读整本书“过程管理”比“目标管理”更重要!改天撰文阐述,以求教于温教授——张祖庆注)

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古诗词篇目平均一个学年是二十篇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不要过多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诗中那种感觉,让学生品味读。有时诗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

音韵之美。

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有所感觉了,积淀下来,审美能力就会提高。

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美”都给弄跑了。

重在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想象,你有什么发挥。

重视“会意”两个字,多少有些领悟,说不清楚,是可以的。

诗无达诂。

考试怎么办?考试尽量不要考这些。即使因为考试,要给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我们往往面临的考题设计的水平问题。

要有独处式的诵读。

朗读是读给别人听的,有表演的性质。诵读是读给自己听的。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不要全部安排做朗读。这是两种读法。要让学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诵读,要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

语文课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 ,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地阅读,老是组织各种活动,并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写作教学问题

要注意教学的梯度问题。不要搞提前量。注重想象力发挥。注意思维训练。防止一开始就搞套式作文。注意激发兴趣,每次突出一个点,逐步连成一线。

不着急谋篇布局。

小学老师课要讲得好,最重要的是读书。最重要的有计划地读书。




曹文轩——统编语文四至六年级教材文学课的解读


 文学课的解读

讲座人:曹文轩

文学作品要占多大?

比重是不是要有倾向?

我的看法是,现在是合适的。

意大利作者,阿切里说:与其他作品比,文学作品及其重要,在人的成长的漫长阶段,对开拓思维,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要突出,这十分必要。

文学开拓阅读实践、传承文明、道德价值。文学是语言、文化的基础。

文学作品在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使一代代读者理解含义。帮助形成民族共有的语言。

学生怎么写好文学作品,关键就是,老师要上好文学课。

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学的另外一种价值——审美。

中小学文学课,是一种残缺的文学课,只讲文学不讲审美不是文学课。但不是所有老师都认识到了文学的审美价值。

每年我参加观摩课,一般出彩的都是文学课。很多老师谈得很好。中小学老师有讲课的艺术。

不少老师依然从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往往被讲成报告,而不是人生指南。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理论没有问题,但是灵魂的塑造是需要美的力量的。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每次我都会举两个例子

一个人活得不耐烦了,厌世。

我们做一个假设,那天他打开门。天空万里无云,十分晴朗,他的心动了一下;眼前是一座山,春天的山,草色青青,他的心又动了一下;如果你觉得力量还是不够,现在下来一个小女孩,她天真无邪,他的心又动了一下。

他活了下来!

如果这个例子不合适,还有一个:

主人公安德烈躺在床上,万念俱灰,他所有的一切都破灭了。他只有一个念头,离开这个世界。是什么力量拯救了他?

是俄罗斯的天空,

森林,草原和河流,

是天地之大美。

这个力量让他决定活下来。所以,我们要重视审美的价值。

之所以需要文学,就是因为我们天生要有这个审美的功能。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思想要有偏重。这是文学要有基本的功能。

我们也可以从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这一点。即使以思想作品著称的作家们,都集合了文学的审美的特质。格外关注美的作家——沈从文,他把美做得更精致。

有一次讲座,我复述了川端康成的回忆:美丽的阳光穿过排列整齐的玻璃杯,晶莹多芒,早晨的大海安闲,无边的寂静。

川端的手指夹着一只烟,他被这一幕感动了。二三百个玻璃杯那么好看,一排排的玻璃杯照成点点星光。当他再度睁开双眼的时候,他看到玻璃杯里注入了水和冰,简直惊讶之极。

他讲述了这样一种感受,演讲的题目就是《美的发现》!

他一辈子就在用这样的方式寻找销魂的美。翩然于世俗之上。东川是川端的朋友,他在川端死去之后说,每一个评论川端的人都要记住他对美的欣赏。

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用这样的使命与人类结伴而行的。人类与文学亲如手足,每时每刻,都在发现美。用这个美获得有境界的生活。

如果没有文学,人类还在平庸和龌龊中爬行和徘徊。文学和美分不开。忘了美,就不是文学课了。

在讲文学课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回到艺术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

讲文学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解读上,还要回到艺术层面。

经典性的作品都是具有高度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艺术性包括人物安排,意象、意境,起承,转合,画面感等等。话题之多,无法说尽。这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为我们在此之前相当漫长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意识。所以我们都没有回到艺术性上。也因为我们没有这个知识,所以,我们不能解读。我们的拿手好戏,是对体制解读。

有一年,我给孩子们解读文学课,契科夫的《凡卡》,我问,有谁愿意跟我谈论一下凡卡。

一个男孩儿说,凡卡写出了俄罗斯人民的底层生活,控诉了俄罗斯沙皇的统治。这个男孩儿的所有讲述都是作品的主题的,契科夫时代的作家都有强烈的批评意识的,但我们想一想,这是一篇小说,文学作品,对他的解读不能光是这样。

我说,你还能从其他方面说一说凡卡吗?


他说,没有了。


我知道他说不出来。我问了语文老师两个问题。如果将凡卡的苦难经历,改为由作者说,不是凡卡写信说,那还有没有这样的一篇经典作品?


很显然是没有的。

契科夫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巨大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写契科夫去世了,到了天堂,上帝说,你来啦,契科夫说,我来了。我说,你来了,短篇小说可怎么办啊?

契科夫只写了这些吗?不是,小说是一门艺术。凡卡里面的细节。凡卡把信写完之后投入了信箱。没有写地址。没有这个细节。那么还会有一篇叫凡卡的经典短篇吗?

我们的话题回到了叙述方式上,文学上,语文上,这个短篇小说的语言是短篇小说的魂。如果没有讲到,怎么能回到这个短篇小学的讲解呢?

我们回望,品评,若干年来,艺术品就是这样被解读的。这样才能让文学成为文学。

分析一篇散文、一首诗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用一种鉴赏的姿态呢?是不是更能体现文学的价值呢?

从前的老师,学者的风采,是不是需要我们欣赏呢?

我们不能避开艺术性的话题。这不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都在扮演一个思想者。

新世纪的小说有好多都是,在谈论思想的问题。用思想去解读,何以评论没有思想。我每年参加国际会议都会发现中国学者不得了,每个人都有强劲的思想能力。我们成为了思想强国,大国,我对这个变化从内心表示欢迎、高兴,同时,但也出了一点问题。一篇作品出来,很少谈论艺术了,都是谈论思想了。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偏差。我的学生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小说鉴赏》写序。我拒绝了。很多人批评我,说我是个烂好人。但是我有难处,老师让我写,写不写?学生让我写,写不写?写序要写这个人的坏话吗?我曾给两个人写序。一个是韩寒《三重门》,一个是郭敬明《幻城》。很多人以为他们的出名与我写序有关,可是,这和我没有关系。

学生把小说鉴赏的样稿给我,说,你看完再说要不要写。

我一直看,到了凌晨,说,我要写。为什么?这本书久违了。他把小说当作了艺术品鉴赏,不是当作社会学的材料利用。这种形式都是小说十分成功的重要作用。

问,这本书为什么舍掉了这么多字?


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


问,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重要作用?


问,为什么对这个人的手有那么长的描摹!


寻找新颖的

更有有效的视角切入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就是最合理的,最有效的?在有效的知识的制约下,解读已经程式化了。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文本本身不能开采自己。开采文本本身需要其他知识,我们要依靠这些知识来探索。现在很多知识都是陈旧的,我们有很长时间都是在无效的开采。思维方式的机械和僵硬会让我们开采文本笨拙,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开采了浅层的部分。

我试图来跟老师们分享一下《窗边的小豆豆》的解读。


《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谁?

我告诉老师们,不是小豆豆,也不是小林。主人公的名字叫教育。他的笔名叫巴学园。开头,一个叫小豆豆的小女孩被一所学校拒绝,被一种制度拒绝了。外表平静的母亲茫然、疑惑,犹如走到悬崖间。母女来到一所学校,巴学园。

小豆豆一口气对小林先生讲了 4 个小时的话。小林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

最后的画面是,巴学园起火了,这里没有喊声连天。这是文学不是生活。大火在燃烧,小林先生平静地看着,他穿着黑色的三件套西装,一边看着火焰的舞动,一边说,我们还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一个如此淡定的形象,在全部的叙述和描写中,巴学园作为一个自由的代表存在。黑柳彻子谈论的不是小豆豆,而是现代教育。所以,我说,窗边小豆豆的主人公是教育,笔名叫巴学园。

我不觉得我的解读是最好的,但是我提供了一个角度,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多重解释的可能性。

话说到此处,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论这个话题,一篇文学作品的主题只有一个吗?

我小时候学习,老师说,好作品的标志是主题鲜明。我小时候,没有怀疑过。长大后,我开始怀疑。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越是无法判断他的主题是什么。《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研究了那么多年,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它的主题是什么。到了今天,也没有统一的报告。

那么

谁能告诉我《边城》的主题?

《呼兰河传》的主题?

殊不知,这就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标志。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呈现了人类和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

我们说这个世界已经说了几千年了,越说,越是无法穷尽。真正的文学作品,不要轻易说主题鲜明,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探究主题是什么,也可以让孩子知道这个作品有多种多样的解读。这样不仅体现了作品的主题,还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运行的动力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实在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个话题,老师们要变成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讲。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个词——摇摆

我们以小说为例,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所在。通过人物、语言、主题的摇摆,作品才不停奔流往前。

摇摆是基本的结构方式。

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摇摆意味着,小说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出现的一种状态。你仔细看,体悟,你都可以在作家的作品里看到人物迷茫、彷徨,所有的人都要面临选择,这个选择不是义无反顾的。

契科夫的《变色龙》,对话方式建构了整个作品。全部的对话都依仗一个词——摇摆

“不,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将军家的狗都是大猎狗”


“如果这个狗,要是在……”


“不过,也可能是将军家的狗……”


“没错,是将军家的……”


……

不停的摇摆,颠覆。这是原来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如果我来讲,一定扣住一个词——摇摆。在否定、肯定的往复过程中,警官的媚上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了。

俄罗斯有个理论家叫巴赫金,他说独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独白也应该是有对话性的。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木匠到我家来干活。有一个钻,木匠扶着钻,我就拉着那个皮条,我最喜欢的事儿,就是看那个打孔。现在生活已经很累了,我最放松的时候,也是看着擦鞋的打磨我的鞋子。

小说、散文、诗歌都是一样。文学家将所有的一切统统打亮。

我跟孩子们讲座,我愿意把我几十年的习作经验传授给他们。我说,你尽量把格子写满。我知道阅卷老师的心理,卷面干净、不要跑题,长长的文章。

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文章就会感叹,这个娃不简单。要把文章写长容易吗?不容易。

(因篇幅太长,后面部分,略去,请点击本部分曹文轩的相关链接阅读全文)

此文复制自新疆鱼利明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书煮鱼”,特此致谢!

国家级培训: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点击蓝字可阅读原文)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目录


郑宇——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目录

国家级培训: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目录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