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资源 2019-3-23 702

  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迳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出便门,御楼船,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就桥安。'元帝乃从桥,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家咸阳焉

  家:定居

  B.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传授

  C.百姓有诣府称冤者

  诣:前往

  D.卒后寻亦散亡

  卒:去世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泉公”中的“公”是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公”。

  B.《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史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D.《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方庆出身显贵,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父亲王弘直,为人正直敢言;他十六岁就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

  B.王方庆以身率众,理政有方。则天朝,他受任广州都督,忌冒求他人财物,又对属官严加管制,当时的人们对他赞赏有加。

  C.王方庆学问渊博,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总引经据典,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

  D.王方庆不畏权贵,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山路危险,准备让人用轿子把他抬上去,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

  7.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5分)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5分)

  参考答案

  4.B(受:学习)

  5.A(该文中的“公”应指爵位名称。古代爵位共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公”居于首位)

  6.D(“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与原文不符)

  7.(1)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王弘直)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2)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静肃穆。

  参考译文: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原籍琅笽,后南迁居丹阳,为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家居咸阳。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曾经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中(683),王方庆任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运珍物珠之类货到中国做买卖。旧都督路元容贪求他们的货物,被马来人杀了。王方庆在任期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官员因先受首领贿赂,也未追查。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静肃穆。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广州的官长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神功元年(697)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凯旋,想在七月上朝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按例应有军乐,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只要备军乐而不奏,王方庆上奏道:“臣查了礼经,只有忌日,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在九月九日,这是晋康帝的忌日,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就把它交给太常讨论,礼官荀讷议道:‘礼只有忌日,无忌月,如有忌月,就有忌时、忌岁,这就更加没有理据了。’当时皇上听从荀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臣认为奏军乐对国中有振作而没有什么犯嫌的。”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则天曾到万安山玉泉寺,因为山路危险,准备用轿抬上去。王方庆提意见道“:过去汉元帝曾经去祭庙,出便门,乘楼船,光禄勋张猛上奏道:‘乘船危险,走桥安全。’元帝就徒步行走过。这是前代的旧事。今山路危险,石路曲狭,向上看骇目,向下视寒心,把这比于楼船,安危相等。陛下是众人的父母,怎么能走这可怕的险道呢?伏望陛下停止这一行动。”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止步。

  长安二年(702)五月,王方庆去世,赠兖州都督,谥号贞。中宗即位,按照宫僚的例法,追赠吏部尚书。王方庆博学多才,乐于著述,所撰写的各种书有二百余卷。他尤其精通《三礼》,讲究礼节的人大多向他讨教。他每有酬答,都有典据,当时人把他所讲的“礼”汇编在一起,取名为《礼杂答问》。他家藏书多,不少于秘阁,至于图画,也多异本。但他的子孙没能守住他的家业,他死后不久书画也多散亡。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