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词语意思教学之我见|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915

前几天,听了一节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的第二课时的课,上课老师采用一段一段的分析理解策略以及短平快的问答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尤其重视理解词语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方法一,换词法。教师通过问题“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引出并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接着,就问学生“著名”可以换上什么词语,小手举起,回答:有名、出名……,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

方法二,图画法。在分析理解戴嵩技艺高超的过程中,出示国画水牛图,通过提问:哪部分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指名让学生说出,教师肯定后小结:这就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了。

方法三,词解法。在分析理解众人夸赞的时候,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同义词:夸赞、称赞、赞扬。然后,教师表示肯定后,说它们的意思相同叫同义词。

这的确是理解词语的教学,但对这样的词语教学,我心存好些疑问:这样进行的理解词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要学生理解意思的词语是根据什么确定下来的?这样理解词语的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词语的教学吗?

这样的理解词语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对词语表示的概念作出解释,追求的目标水平是像词典解释那样对某个词语概念进行释义,即培养学生对概念释义的能力。对概念释义,不要说小学生难以做到,即便是成人甚至是教师也难以做到,要不,怎么有图画法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操作呢?这种对概念释义的教学,有时会陷入以概念解释概念的怪圈:“著名”是什么意思啊?“著名”就是有名的意思。那“有名”是什么意思呢?“有名”就是著名的意思。

从这个案例看,这些要学生理解的词语是随意确定的,是教师猜测学生不理解或认为在理解分析内容上有一定作用而定下的,是没有教学目标依据的。

那么,这样理解词语的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词语的教学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9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与内容”部分,对理解词句的教学目标做了以下的规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一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第三学段)。三个学段都明确指出要“联系(结合)上下文”理解,可见课程标准并不要求学生对词语概念进行释义,而是要求我们的理解词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语感,让他们学习正确运用语言文字阅读表达。上面所说的理解词语教学,仅仅是对某个词语概念进行释义,只需要学会查词典就能解决,不但不利于学生敏锐的语感养成,反倒起到阻碍作用。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大都存在细微的差别,真正同义的是极少数,所以在运用上就得讲究,做到准确使用。例如课文句子“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不用“有名”“出名”……这些词语,而用“著名”,就是这个道理。但换词法和词解法却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因为都对,都行,在表达的时候就不用字斟句酌。

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这种对概念释义的教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在母语的环境中,学生对某个或某些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把握得不是十分清晰,也不会妨碍他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对整篇课文内容的把握。其实我们成人阅读也是这样的。

理解词语的教学怎样做才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要求呢?第二、三学段好办,因为教科书提供了范例。例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课文中的泡泡: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而要求对概念释义理解的,教科书也提供了例子。例如,三年级上册《风筝》,课文中的泡泡: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那么,第一学段应该怎样做呢?我建议,可以结合“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让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中,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例如《画家和牧童》关于“著名”一词意思的了解,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以问题“读课文后,你认为画家戴嵩是个怎样的画家?”引出学生读文后对人物的感受——著名的画家和虚心的画家。

接着,以任务“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知道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的?用横线画出”组织学生读书,画出有关的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然后,以任务“想一想怎样有感情朗读能把画家戴嵩的著名告诉别人,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练习,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著名”的了解。

“虚心”一词的了解,也可用这样的方法教学。这样,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完成了对词语的了解,读懂了课文句子的意思,达到了培养语感和积累语言的目的。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