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语文要素 明晰知识体系|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447

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 努力切入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时代的需求,体现时代性。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并适合语文教学。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情感、审美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

教材不仅选文精美, 编排独具匠心,更是聚焦了“语用”,明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双主线, 比如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14 篇课文,按“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分为4 个单元。既围绕四个人文主题,又凸显语文要素。对语文知识、技能训练作了通盘考虑,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 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实践性、操作性。

改观最明显的是课后练习的设计,改变以往第一册多数是老三篇(认字、写字、朗读背诵)的面貌,注重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在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的基础上,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着重加强了朗读的系列练习、字词句的积累运用、阅读方法的引导等。学习要点更明确了,知识体系更清晰了,操作性更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现在就课文的课后练习设计着重来看一看朗读训练、语言积累、阅读方法这几方面教学要求安排的层次性。

一、读好课文

( 一) 针对文本个性, 读好课文

统编教材特别重视朗读, 不只是笼统地提出“ 朗读课文”,而是针对文本个性,提出朗读的不同要求。如:

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单元,在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把“读好课文”作为学习的重点,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如第1 课《秋天》(图片)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读音,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 一’ 字的不同读音。” 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进入后面的课文学习,朗读要求逐步提高,从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到“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 再到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将第一册“读好课文” 的要求细化为四个要点:注意读准“一”的变调;能整篇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的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清晰, 循序渐进。

进入一年级下册后,“读好课文”的训练在上册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如第2 课《我多想去看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第10 课《端午节》和第11 课《彩虹》两课都提出“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长句子”。

第二层次,重在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安排在最后三个单元,每单元选择一篇, 第14 课《要下雨了》、第17 课《动物王国开大会》、第19 课《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一篇《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分角色演一演。

这样, 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 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

(二)教学策略

1. 从模仿感受中学朗读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在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机械地画上斜线,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只会看到斜线机械地停一下,还是不明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与逗号、句号的停顿的区别,读不出那种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再比如,对学生说问句语气要往上扬,画个上扬符号。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该怎么读才是语调往上扬,才是问句语气。因此,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指导主要靠具体的感受,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模仿;也可以采用请区别较大的两位学生来读,学生虽然说不清原因,但在具体的对比中还是能感受到哪一位读得更好, 然后去模仿着读。

2.“ 读好‘一’字的不同 读音”教学例举

就拿第一课朗读训练来说,该如何展开教学?我认为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一” 字变调训练,可以分这么几个步骤: 第一步, 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分类出示,教师范读、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三类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教师借助词语指点变调规律。只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为什么读音不同了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第四步,熟读词语、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不同读音。第五步,找找学过的课文中带“一”字的词句,互相拓展练读。第六步学到《大小多少》, 再进行一次“ 一”字不同读音的集中训练,这次教师可以做好词语卡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分类认读,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掌握巩固。

二、积累语言

(一)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

1. 词语。第一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着重体现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 采用“ 读一读”或“读一读,记一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常用词语, 如《日月明》《青蛙写诗》课后的“读一读”是引导学生积累生字组成的常用词(图片), 《大小多少》课后以“读一读, 记一记”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数量词(图片)。

第二层面: 采用“ 读一读,说一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偏正短语,如《小小的船》课后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和《项链》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图片),让学生在积累中感受到这样的构词方式“天— 蓝蓝的天”(形容词叠词+ 名词)、“金色的太阳”(形容词+ 名词)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 让表达更具体了,同时通过泡泡中的范句, 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去拓展运用。

2. 句子。在领会句子表达方式上,通过《比尾巴》“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图片),学习一问一答,感受问句与陈述句。《影子》一课通过“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的问题引领学习运用“前后左右”方位词,并通过泡泡中的范句,让学生感受同一事物,观察位置不同,方位词运用也不同。

3. 句段。第一册中要把握的句段知识体例也非常清晰: 从《青蛙写诗》一课的“认识逗号、句号,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到《雨点儿》一课“朗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再到《乌鸦喝水》一课认识自然段,能“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图片)。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确所要学习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二)进入一年级下册后, 语言积累的形式更多样,要求逐步提高

1. 词语。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表达的丰富性。除了积累常用词外,会让学生接触更多形式的构词方式,如《树和乌鸦》一课的“安安静静” (AABB 式);《怎么都快乐》一课的“跳绳、讲故事”(动宾式);《彩虹》一课的“荡来荡去、飘来飘去”(ABAC 式); 《动物儿歌》一课的“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主谓式); 《棉花姑娘》一课的“碧绿碧绿的叶子”(重叠式)。

2. 句子。借助句子比较, 学习具体表达。增加了句子比较,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读一读,比一比”(图片),让学生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借助句子仿写,学习多样表达。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写句子的练习,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以‘我多想……’ 开头, 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如《荷叶圆圆》一课“ 读一读, 写一写”,通过仿写,学习一句话中描述事物的两个方面。

课后这些练习设计,题目的题干,看似都很简单,是读读记记,或照样子说说等,但其中都隐藏着语言积累的多种形式与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教师只有领会了这些练习所蕴含的作用,才能达成“一课一得”,甚至是“一题一得”吧。

(三)教学策略

1. 积累词语,感受多样表达的作用

关于语言的积累, 特别是学习积累词语,教学时不能简单地以一个名称来揭示构词方式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它表达的作用,体会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不是非要到中高年级才可以涉及,低年级也可以适当地在语境中渗透。比如,“ 天——蓝蓝的天、月儿——弯弯的月儿等”,在比较中读,再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天、月儿是怎样的。让学生感受到加上这样的词, 写出了事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等,表达更具体了。又如“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可以让学生读前半部分的,教师读后半部分的,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表达显得更“绿”更“白”更美, 比较中体会程度更深了; 再如“安安静静”一类词,不能只是让学生了解这是“AABB” 式,而是要通过语境中的对比读“同学们安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做作业。”让学生感受它的作用。

2. 认识句子,了解逗号、句号的用法

在句子学习中,“ 认识逗 号、句号, 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要了解逗号、句号的作用和用法就不是那么容易靠圈一圈、数一数就能解决的。正因为学习逗号、句号的起始阶段,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圈圈数数的层面,(举例:老师教我们用计算机画画。小文画了一朵红花。小青画了一只白鹅。我画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学生不清楚为什么用4 个句号,而不是前面用3 个逗号,最后用句号。)学生不明白使用的所以然,导致写话中逗号、句号随意乱用。因此,建议我们的教学能从三个层面来加以落实。

第一层面:认识逗号、句号。在教学《青蛙写诗》一课时,按照课后要求“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指导学生运用“圈”的方式找出诗中的逗号、句号, 初步了解逗号、句号的作用与朗读时的停顿。

第二层面: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在教学《雨点儿》一课落实课后要求“朗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时( 图片),可以引导学生先数一数这段话有几句话,再找一找这段话描写了雨点儿给哪些地方带来了变化, 在句子中画一画;然后分别说说有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这是两句话,通过停顿长一些的句号来区分。

第三层面:运用中体会逗号、句号的用法和停顿。在后面课文学习中,可适当选择一些段落,进一步感受逗号、句号的使用与读中的停顿, 如《项链》的第一段“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 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可以让学生先圈一圈写了哪几种景物,再说说这些景物怎么样,从而明白这段话要分三句话来写的原因。然后通过朗读读出逗号、句号的停顿。

三、学习阅读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针对阅读提出: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统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那么,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呢? 从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第一册教材采用的方法是前期适当渗透,后期重点训练。

前期适当渗透:教材前期课文《青蛙写诗》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 请你圈出来”。初步学习能根据要求和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圈出来。

后期重点训练:到后阶段的课文学习时就连续进行专项训练,如《项链》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 《乌鸦喝水》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从圈词到画句,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一年级下册,这一训练明显体现了层次性。

浅层次:是继续学习找到课文中相关的直接信息说一说, 促进阅读理解。如《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一层面的训练是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要求。

深层次: 是能寻找相关的关键性信息选择运用。如《一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要是早一分钟, 就能赶上绿灯了。要是能赶上绿灯, 就——。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 就——。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 就不会迟到了。”显然难度加大,一句紧扣一句,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运用。《动物王国开大会》从文本“通知”中寻找缺少的信息到实际生活的“通知”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通知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小猴子下山》结合图画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是训练学生先提取相关信息,再运用这些信息看图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以后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课文、讲故事作铺垫。

由此看来,教材在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设计上,是从圈画明显信息进行直接简单的运用到寻找关键信息进行选择、灵活运用。寻找信息、运用信息的要求不同,由易到难,很好地体现了程度上的层次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解读文本时能领会教材设计编写的意图,明确训练的要求与层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层层递进,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二)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一年级还较难体现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课文类型也没分“精读” 与“略读”。那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来体现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精读)、“自读”(略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的呢?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最后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小蜗牛》,不全文注音,课后练习提出:“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在图画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方法,初步尝试自主阅读,通过这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可以借助图画去猜读课文;可以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生活经验”去猜字、认字。

一年级下册教材在最后安排了两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对照一年级三篇课后练习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级下册不是简单地重复一年级上册的训练,而是很好地体现了学习要求的层级序列:《咕咚》课后提出“ 在课文中找到不认识 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对照生字表,要让学生猜读6 个生字(图片),其中“咕、咚、吓、拦”4 个字是形声字,“鹿、象”是动物名称。很显然,意图是让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运用借助“形声字特点” 和“图画”来猜读生字。《小壁虎借尾巴》课后提出“在课文中找到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对照生字表, 要让学生猜读6 个生字( 图片),其中“蚊、咬、赶、房、转”5 个字是形声字。这次要求不仅能借助“形声字特点” 和“图画”来猜读生字,还要会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出猜读的几种方法。

由此可见,教材的设计编排从初步感知体验:借助“图画”“ 形声字特点” 去猜字、认字, 到运用, 再到提炼方法,学习要求逐步提高,训练

层层递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分步落实,归纳学法,最终掌握“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方法。使一年级的阅读也能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 课 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教学策略

1.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圈圈画画,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促进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对于第一方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再说一说”这一训练,教材只在《青蛙写诗》一课提出“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其余只提出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信息。我建议在落实这些训练题时, 不要只停留在一问一答,想到一个就回答一个的层面,可以借助圈圈画画的手段,促进培养低年级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这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落实吧。同时通过圈圈画画,又可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比如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不先读读圈圈,学生往往是找到一句回答一句,分三句来说。在读圈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容易按课文顺序完整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了。再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要求说清楚两个要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用两种符号,分别圈画有关信息,既可以借助不同符号按问题顺序回答,又可以按哪位画家画了什么来回答, 促进学生表达的多样性。

2.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首次学习:分步落实,感受学法

对于“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猜读生字”。一年级上册虽然只安排了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小蜗牛》,提出:“对照图画, 读一读课文。”“ 在图画的帮助下,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但这课教学猜读方法的感受体验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下册两篇的方法运用与学法的提炼。建议学习第一篇连环画式课文学习时, 可以分几个步骤来落实。第一步,图文对应,逐一出示,教师范读或听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连环画式的课文特点“图文一一对应”。(因这篇课文不像原课文《雪孩子》是一幅图对应一段文字,图文对应一目了然。这篇课文直接让学生自己对照图画读课文, 对学生来说, 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步,看看图,读读课文,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即落实课后习题一“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第三步,看图猜读生字。即落实课后习题二“在图画的帮助下, 你能猜出下面加点的是什么字吗?”引导学生看图并结合生活经验猜读生字。第四步,看字形猜读生字。引导学生还可以借助形声字的声旁,如已认识的“牙”“每”来猜读,借助形旁“虫”“草字头”大致了解字义。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猜读方法。第五步,拓展看图猜读汉字。可适当出示几个图片加词语,如“蚊子”“蝴蝶” 等,体验猜字。这样就为一年级下册的要求提升,落实方法的运用与提炼作好了铺垫。

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落实哪些语文知识点、能力点,其中又有怎样的层级序列、知识体系?除了课文的选取,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解读文本的同时要吃透这些练习设计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的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点,从而有效地展开教学,分层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