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课末升华会缺啥?

杂谈 2019-3-29 1003

NO.1

中国人说话、办事讲究起承转合,据说这样效果会更佳,按照怀特海的理论,这个过程也形成了一种韵律,尤其是最后的“合”,往往是各种因素的共鸣,震颤心灵,喷发情感,令人产生某种久久不息的心绪,从而让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形成某种升华的情势,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成想要的目标。

由于语文课堂人文性较强的特点,所以更会在课末安排一个“升华”的环节。


 

NO.2

然而,我们却常常看到语文课堂中,有为升华而升华的现象,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进行升华了,却并没有达到升华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比如,课文学习结束之后,老师往往会介绍作者,或者介绍写作背景。而作者的精神品质往往是好的,优秀的,并且经历了困难挫折的,所以当然会打动人;写作背景也往往如此。但是,细细想想,作者的精神品质是如何与课文对应起来的呢?作品是如何能够超脱了创作背景而流传于世的呢?这些升华的起点,却因为孩子们已经“感动”而忘却了。

一种是,看起来是在升华,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尤其是有的课堂喜欢在结束时用上一首歌或者一首诗,听一听,诵一诵,看起来孩子们的情感在接受着陶冶,然而,这陶冶是诗歌本来就能做到的事情,跟原来的课文关系并不是很大。


 

NO.3

升华的意思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升华,一般是指“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思想境界的提高、艺术的提高等等”,那么这个“某些事物”,是指课文呢?学生呢?显然是指课文。但课文的文字是固定的,课文只有在孩子发生理解时才能发生意义,所以,与其说是课文发生升华,还不如说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生了升华。

介绍作者品质和创作背景,确实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是,这却使作品又回到了过去,也就是,学生理解的的作品却成了过去的作品。这也就很难造成孩子思想境界的提高,或者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提高了。因为,学生是现代的学生,我们要增强作品理解的现代感,这才会使课文发生真正的升华。


 

NO.4

如何做到呢?

第一、我以为,我们在课末插入任何媒介(比如创作背景、作者事迹介绍、诗歌、歌曲等),学生受到感动后,一定不要忘记回到文本。让文本来解释创作背景、作者品质、诗歌,而不是反过来。这样,作品本身才会熠熠生辉,从而使学生的理解发生真正的升华。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很多老师喜欢的介绍作者萧红的生平,但也只是引起了学生的感动而已。 要使学生的理解发生真正的升华,就要用文本来解释萧红,使学生了解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第二、我以为,在插入任何媒介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联系文本进行自我表达。比如,联系自己的精神境界,联系自己的道德品质,或者联系自己的习作现状来谈感受。要知道,任何理解都是学生自己的理解,任何升华也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升华。当然,学生们的理解也有共通之处,但即便如此,还是要让学生单独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升华。

第三、我以为,在插入任何媒介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当下的生活现状进行表达。我们的目的是让课文观照现代生活,而不是让学生回到过去。比如,一位美国的老师跟学生讲《灰姑娘》的故事,她提问,为什么灰姑娘必须在12点半之前回来?孩子回答说,不这样,灰姑娘就会变成衣衫褴褛的样子。老师接着说:是的,以后女孩子谈恋爱也要注意给自己男朋友展现美丽的一面才对哦。这个过程,就是针对了女学生的生活进行的,女学生也发生了认知方面的升华。而不是再停留于对灰姑娘庆幸上。而《我和祖父的园子》也可以让孩子谈谈现代生活中的爷爷与文本中爷爷的不同,或者学生与萧红童年的不同,这样,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提升。


 

NO.5

总之,升华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激动,更不仅仅是痛恨之类的强烈的感情,而是学生对文本发生更加深入、更加高位的理解。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