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刘长卿赶赴一个偏远的地方办事。走着走着,突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北风呼啸着,雪花在空中盘旋,顿时,地上、树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刘长卿缩着头,弓着背,顶着风雪,独自行走在空旷的雪地上,咯吱咯吱地响,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长长脚印。他加快的脚步,想多赶一段路,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夜幕已经降临。刘长卿无奈地抬头向远方望去,苍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遥远。他又冷又饿,再也无法在大雪中行走了,只好找地方投宿。不远处一所茅屋出现在眼前,厚厚的积雪,似乎将把茅屋压垮,一阵风吹来,雪花在茅屋上空乱舞,那破旧的柴门发出吱吱的响声。他欣喜若狂,走近茅屋,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前来开门。老人把刘长卿迎进了屋。刘长卿见屋内一贫如洗,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他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老人捧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开水,让他先暖暖身子,然后端来几块红薯,给刘长卿充饥。刘长卿吃过饭,道过谢后,就在一块破门板上躺下休息。
屋外仍是北风呼啸,偶尔听见树枝断裂的声音,远处狼嚎的叫声,这让刘长卿有些害怕,不敢入睡。夜深了,门外传来狗吠声,由远到近,原来老人的儿子打猎归来了。刘长卿听见他们父子俩低声交谈的声音:“今天这鬼天气,我在山中从早上一直转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猎物。”猎人丧气地对老人说道。
刘长卿听了,无比同情地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感慨万分,起身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名诗。
刘长卿对自己写的诗十分满意,就把它寄给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阿姨把它编进了小学教材。学校的老师叔叔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演绎这段故事。课后,老师让同学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短文,同学们展开想象,无比激动地写下了“一天,刘长卿赶赴一个偏远的地方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