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学谈|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4-1 1037

我们学校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已经有一年多了,教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使用教材,才能使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诸多有利因素得以开发利用呢?本文试以“语文园地”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实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实质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其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观念、认识上的更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其间得到了凸显。那么,我们应该赋予“语文园地”什么新的内涵?我的理解是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走出传统“基础训练”的模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呢?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大多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进入小学后相对正规的学习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厌倦。在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和想像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苹果,在他们看来,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能说会道的精灵。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

 

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有位教师精心创设了“到大森林秋游”的情境。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森林爷爷的请柬”,大家唱着《一同去郊游》的歌,高高兴兴地向大森林出发了(此时,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组森林秋色图片)。“走着走着”,小朋友遇见了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热心的孩子当然得帮这个忙,于是,“帮小鸟找家”的活动开始了(即“我会走”)。在此,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拼音字母和汉字“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美丽的大树和活泼可爱的小鸟,化理性的学习内容为感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全身心地进入了充满情趣的大自然怀抱中,为了完成“帮小鸟找家”的任务,他们亢奋、踊跃,高度自主、积极合作,自始至终处在一种极其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教室四周放置几簇假花草树木,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整个课堂充满欢快的气氛)

 

师:这几天,小朋友在学习上表现得棒极了!这事儿让森林爷爷知道了,他可高兴啦!看,他寄来了请帖,邀请大家到它家去玩。你们想去吗?

 

生:想!(学生兴趣倍增,精神焕发)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出发了。

 

(师生表演唱《一同去郊游》,好像真的踏上了郊游的路。)

 

师:快到了,快到了,老师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等老师说“睁开”你们再睁开眼,好吗?

 

(学生都闭上了眼睛,想像着自己正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

 

师:(音乐停,课件展示一组配乐的森林美景图)森林爷爷的家到了。请睁开眼看看,你们看到什么?

 

生:森林的树木长得又高又大,树叶绿绿的,密密的,还闪闪发光呢!

 

生:草地上,小草嫩绿嫩绿的,踩上去肯定软绵绵的。

 

生:森林里,野花盛开,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师:森林在大家的眼里是这么美。在小鸟的眼里也很美,它们可喜欢这里了,想把窝搭在大树上。

 

(课件展示:小鸟在大树上欢蹦乱跳,小鸟的身上有“子”字,8棵大树的树干上分别标有:ZhZChCShsnl;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种各样的小鸟在枝头上活动。

 

师:小鸟们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呢?听——

 

小鸟: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棵树上吗?

 

(生想了想,纷纷举手)

 

生:你的家在“Z”这棵树上。

 

小鸟:你怎么知道的?

 

生:你的名字是“子”,“子”的声母是“Z

 

小鸟:真聪明!能从我的名字的读音去想我的家在哪棵树上,谢谢你!可是,你们还能帮我的伙伴们找到它们的家吗?

 

生:行!(一个个跃跃欲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帮小鸟找家的办法。为了让大家更快地为小鸟找到家,我们先准备准备。

 

(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小鸟”的名字即“我会连”中的18个字,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个别读)

 

师:请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帮小鸟找家。比比看,哪个小组最快地帮小鸟找到家。

 

生:(各组合作,帮小鸟找家—一给生字卡片分类。除课本上的18个字外,教师另补充8个字:做、只、窗、出、送、书、老、哪)。

 

师:请各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

 

(学生全班交流,随学生的汇报,老师把“小鸟”放到相应的大树上)

 

师:回到家的小鸟们可感谢小朋友了!但是,是不是每位小朋友都能又快又准地叫出小鸟们的名字呢?

 

(学生齐读挂在树上的26个字)

 

以上是“新课导入”环节和第一题“我会连”的设计,接下来的每一题也都分别设计成秋游中的一项有趣的活动。整节课的教学都在大森林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效果很理想。

 

类似的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还有游戏性情境—一根据“园地”中各道题的特点,分别选择相应的游戏(摘果子、吃水果、过桥、登山、捡贝壳、大转盘、走迷宫等)与之匹配,使整堂课的教学始终成为学生玩游戏的过程;竞赛性情境—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擂台赛,让学生在浓浓的竞争氛围里完成“园地”中的各项训练。

 

对此,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创设情境是否花哨了些?是否累人了些?简简单单的一道题,何必处理得这么复杂?拿起笔和尺连一连,再读一读,不就得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在备课时,多花一些心思、多付出一些创造性劳动,在课堂上呈现出比传统教学更有情趣、更有活力的教学场景,它的意义远远不止在于让学生会读会认,其更深更远的意义在于它对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在于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而不至于让学生刚入学不久就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和热情,影响他们今后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对语文的认识和态度。所以,不可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或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其本质都是形式。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借助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落实学习目标,这一点才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否则,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就流于形式。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在“发现规律、举一反三”的要求上,基础训练与语文园地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应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迁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我会认”“比比写写”“读读说说”等训练,都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引子”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如《语文园地二》的“我会找”这道题可这样设计:在学生把图中的13个字分别装入带“和带“的篮子后,树上又掉下了五个空苹果(没写上字人这五个苹果该放进谁的篮子呢?孩子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生:先给每个空苹果取个带“或“的名字,再把它们装进篮子。

 

师:你能帮它们取什么名字呢?

 

生:我帮它取个名字叫“渊”,我的名字就有这个字。

 

师:真棒!能从名字上认字。

 

生:大海的“海”有三点水,我看课外书上认的。

 

师:这个小朋友更厉害了,能从课外书上认字。

 

生:我从广告牌上看到了“好运气”这三个字,“运”字也带有”。

 

师:太了不起啦!广告牌也能成为你的识字老师!

 

  “如何把没有名字的苹果装进篮子”的安排是“我会找”这一道题教学的点睛之笔。它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其精彩之处,第一,在于它所传递的一个信息——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完全必要也完全可能。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此,从周围同学的名字,到课外书、广告牌……都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在这一方面.教材直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如:57页的认姓氏字、99页的认牌匾字,都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安排同桌或小组间交流,展示自主学习语文的成果。第二个精彩之处是,这位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的适时评价、鼓励。我想,教师简短的点评,绝对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的肯定,其更大的作用、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对全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的一种渗透性的、无形的指导。我们相信,有了这样的重视,久而久之,就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使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阔、每一个参与课改的语文教师.都应确立大语文观,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教材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为“引子”,用赞赏、期待、信任的态度,把学生领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再如:对于《语文园地五》的第二处领会读”,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后,可作如下的拓展训练。

 

1.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和平时的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

 

3.交流:教小朋友读一读自己编的儿歌

 

仿编儿歌,这是一件多么有创意又多么有趣的事啊!在老师用热情鼓励的语言和充满信任的目光创设的氛围里。孩子们积极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对白云的观察、想像)和语言积累,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有的编了《天上的小白兔》,有的编了《天上的大白鹅》,有的编了《天上的白龙马》……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小诗人。其“作品”虽显稚嫩,甚至有点儿可笑,却编得用心、真实,而且仿中有创,不乏个性。在编一编、读一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尝到了轻轻松松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真切地获得了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成功经验。类似的拓展活动非常具有语文实践价值,但是应注意重在过程,淡化结果。

 

以下是学生仿编的两首儿歌。

 

天上的小白兔         天上的大白鹅

 

天上一群小白兔,       天上一群大白鹅,

 

蹦蹦跳跳真可爱。       有的游泳有的散步。

 

小白兔啊下来吧,       大白鹅呀下来吧。

 

不要在天上着了凉。      不要在天上迷了路。

 

地上草儿密,         地上河水清,

 

地上蘑菇多,         水里小鱼多,

 

地上才是你们温暖的家。    大地才是你们的家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师都非常熟悉的名言。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挂在口头上,为了实践这句话,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创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爱学语文,爱语文老师,在语文天地间快乐成长。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