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新解

语文教案 2019-4-2 490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眼界狭小又自以为是”的人。这样一个很简单、意思很明了的故事编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多年。我们的教师一年又一年地教这个故事,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学这个故事,每年都有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受到“青蛙的眼界狭小又自以为是;我们不能做眼界狭小自以为是的人”的教育。

然而,最近听了《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一个二年级小男孩在讨论“青蛙与小鸟关于天很大的对话”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青蛙说的有道理。”究竟青蛙说的又没有道理呢?老师对这个问题没置可否,转而又让其他学生接着谈自己的认识。在谁都没有注意“青蛙说的有道理”这一意见的情况下,老师引导学生得出了“天很大,青蛙见识狭窄,自以为是”的结论。

这个小男孩的意见,这个教学片断,引起了我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联想。

第一、“青蛙说的又没有道理?”

我思之再三,答案是肯定的:有。在青蛙看来,“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事实就是这样。它生长“井底”这样一个环境,它不能改变那样的一个环境,谁也无法改变它“狭小的眼界和狭窄的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与它所接触的事物、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与认识世界,将客观世界“加工改造成主观的、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认识主体”看来,没有错误。世界上任何真理都有局限性,在人们没有认识到其局限性时,会坚持真理。青蛙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听课的客人,我知道那个小男孩不能像我这样论述“青蛙所说话语的合理性”,我不知道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会这样说,但我推想,他一定有自己充分的理由。听过十几次这节课,他是我见到的唯一这样说的学生。

既然青蛙的话有其合理性,我们的教师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在我看来,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强调的目标就是应该抓住这样的时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落实。

第二、《坐井观天》还可以讽刺谁?

《坐井观天》讽刺了“像青蛙这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的人。应该讲,我们这样的理解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谁挖了这口井呢?挖井的人造成了青蛙的眼界的狭小。客观的环境使青蛙不能跳出去,导致了它自以为是。因此,挖井的人是不是应该替青蛙“承担一些责任”呢?

当然,是青蛙自己跳下去的还是它天生就生长在井里还是别人把它扔下取得我们无从查证。那么,我再举一个“四角天空”的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中还节选了《故乡》的片断——《少年闰土》。其中,有一段“我的感慨”: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小学生都能读懂:“我”和“我的朋友”像井底之蛙,渴望见到广阔的世界。这“高墙”是谁修筑的?封建礼教。封建礼教该批。

那么,我们现在的学生呢?我们的学生说出了很有道理的话,因为跟老师理解的不一样,跟参考书上写的不一样,不同样被老师“有声”或者“无声”地给“限制”了么?教师不是仍然在“教书本、做书本练习,不许学生看‘闲书’、不许学生去玩耍么?”久而久之,这“限制”就会成为“井”或者“高墙”。可惜,我们的小学、我们的中学甚至我们的大学的教师,时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学生“挖井”、“筑墙”。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师转变观念,先毁井,拆墙。

第三,谁是“井底之蛙”?

可笑的问题。眼界狭小,自以为是的人呗!那么,我们的一些老师真的眼界开阔、虚心么?不然。时下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的一些老师知道的真的不比学生多,甚至比学生少,少许多。但是,这“一些老师”仍然在“自己并不懂时”批评学生“见解或问题的可笑、幼稚”,还在拼命地将学生的认识“往自己准备好的答案上拉”。这,难道不是自以为是么?

谁也不敢说自己万事全懂,我们不懂,也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不能“像青蛙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否定别人的意见”,不能自己毫无根据地在自己的周围修筑一道无形的“墙”而“局限住自己”。否则,就是自以为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将寸步难行。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