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问题探讨

语文教案 2019-4-2 654

这是我在语文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情景——

老师:《丑小鸭》这篇文章说明了经历过很多磨难的人,经过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某学生: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鸭子就是鸭子,天鹅就是天鹅,天鹅不用怎么努力,最后仍然会变成漂亮的天鹅。不是有这句话嘛: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老师:@#$%&*

老师:《买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穷人的悲惨生活。

某学生:老师,我今天上学走过天桥时,也看见有一个小女孩在乞讨。我想把早餐钱给她,又想起爸爸说沿街乞讨的人都是骗子。

老师:@#$%&*

在这时代教育孩子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们永远无法像你小时候那样,大人一说,头点得像拨浪鼓一样。

其实,上述两个学生的阅读感受早已经被学者们预料到——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童话的美国学者布鲁洛·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就认为,安徒生童话虽然美丽动人广受儿童欢迎,但是对儿童的精神帮助并不大。例如,《丑小鸭》可能引导儿童有错误的想象,希望自己属于另一高贵的种类;《卖火柴的小女孩》反映出世界是无情冷酷的,让人对现实充满沮丧。安徒生作品是否真的适合孩子阅读,在西方和中国都一直有争论,这点我们且不去管他。我以为重要的是,在语文教材是安徒生作品的最大传播渠道的情况下(毕竟,很多孩子只有通过课本接触安徒生),语文教师们——这个课堂上安徒生作品的重要诠释者,你们在今天应该如何教安徒生作品?

我盼望,所有的老师都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全集》,尽可能完整地了解、理解安徒生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不是仅仅“钻研”被删减得只剩“骨头”的课文(虽然因为篇幅原因,这种删减可以理解)。

我盼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在读出自己心中的安徒生,并大胆地和学生们讨论你的阅读印象和阅读感受,而不是搬来教参上的观点“灌”给学生。例如,你大可以质疑《海的女儿》中为了爱情奉献一切的人鱼公主——如果你足够“女权主义”的话。

我盼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把安徒生当作自己身边活着的朋友,平等地和学生讨论一些人生观念,而不是用“伟大的童话作家”这样的字眼去吓唬孩子,让孩子们从此学会仰视。例如,我们可以用《丑小鸭》和学生讨论在艰难环境中如何保持自信,用《卖火柴的小女孩》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的美德。哪怕是孩子的思维深度还无法到达,但安徒生作品的内蕴会在他心中埋下种子。

如果是这样,我相信安徒生童话能让人类变得更好,因为安徒生说过,  Life itself is the most wonderful fairy tale(生命本身就是最美妙的童话故事)。

如果是这样,我以为是对安徒生的最好怀念,不管是否是他诞辰两百周年的纪念日。

如果是这样,即使到安徒生三百周年纪念日时,我们这些人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但安徒生还能鲜活地活在各国孩子的心中。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