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阅读教材《夸父追日》中有如下片段:“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最近,我听了某省级培训班学员上课,其教学案例如下:
师:“夸父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如果夸父是在高速公路上奔跑,需要多少时间?
生: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多少?
师:假设是每小时100公里。
生:那只要10小时就够了。
师:你真聪明!夸父一眨眼就跑到了,夸父的速度真快呀!
“如果夸父在高速公路上奔跑”,我突然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原来,高年级传统阅读课文《太阳》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太阳》中的“转换”,多么地具有诗意!“人可以步行到太阳上去”,“人可以坐飞机到太阳上去”,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所以,这样的“转换”,既形象地突出了“太阳离地球的远”,又充满了人文气息,可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如果夸父在高速公路上奔跑”,执教者的初衷当然也是出于形象化的“转换”。从上述教学案例看,也确实让学生体会到了夸父的速度之快。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教学使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严重地失缺了。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最起码的交通规则来说,夸父怎么可以到高速公路上奔跑呢?
这则教学案例使我感到,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已经成为共识,但人文性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最佳结合点”,教师既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要十分尊重学生多教学内容的独特的、多元的反应。上述教学案例中,“如果夸父在高速公路上奔跑”这个问题若是学生提出的话,教师尚且应该正确的引导;教师自己直接提出,直属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