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 2019-4-3 626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本组内容侧重反映我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前两篇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世纪宝鼎》是一篇说明文,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清明上河图》相近的介绍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后两篇《古代寓言两则》和《关尹子教射》以短小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精湛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卓越,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和方法,独立阅读思考,与同学合作探究,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为初中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精湛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卓越,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和方法,独立阅读思考,与同学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参、字典、课外资料

课时分配

《世纪宝鼎》 2课时

《清明上河图》 2课时

《古代寓言两则》 2课时

《关尹子教射》 1课时

积累.运用六 2课时

作文 3课时

总计 共12课时

[精读课文]

23 世纪宝鼎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世纪宝鼎”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重点是对“世纪宝鼎”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的介绍。难点是领会表达方法。

教学构想

为了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布置预习“鼎”的含义,导入新课后,首先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思路。精读二、三自然段领会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世纪宝鼎的彩图,各部分的放大图片。收集各种鼎的图片和带“鼎”字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思路。

学生学习过程:

一、交流带“鼎”字的词语

1、教师示范写“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笔顺。

2、说说带“鼎”字的词语。(如: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二、认识“鼎”,引入新课

1、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说,画画。)

2、今大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

3、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如:知道了世纪宝鼎的样子,我国给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意义。)

四、重点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提出不懂的语句,互相交流怎样读懂。(如:“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通过看图弄明白;“铸”、“铭文”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通过查字典、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了“造型古朴”、“工艺精湛”。)教师相机引导看图,理解,“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等。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五、品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自己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品味这两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在自己品味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第二自然段说明世纪宝鼎的样子,采用具体说明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列举了计多具体教学,把宝鼎高矮、形状、重量、雕饰铭文介绍得非常具体,使人如见其物;第三自然段则采用概括性的语句,说明宝鼎反映我国传统文化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简明扼要,使人易于把握实质。除此之外,文章语言准确、简明,词句工整优美。如“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

六、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学生自由选做课后选做题:如果让你为2019年北京

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你准备怎样设计?说一说,画一画。

作业设计

画出世纪宝鼎的样子。

板书设计

23 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的样子

文化内涵

艺术价值

我国给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意义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精读二、三自然段领会表达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画,请学生指着图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

2、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桌互相议议

2、讨论交流。(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机引导理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希冀”等词句。)

3、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三、浏览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浏览、体会,然后互相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如: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练习模拟赠送宝鼎

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提出:“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现在我们就准备模拟进行这一活动。

1、同学们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准备才能表演得好?引导点拨:要表演赠送世纪宝关键在于向外国人介绍宝鼎精美的艺术造型、文化内涵及其艺术价值,而妻介绍说明得好,就必须读熟,甚至能背诵二、三自然段,把课文的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口头语言。现在同学们抓紧准备,看谁准备得好。

2、学生个人熟读二、三自然段,练习说明宝鼎的样子和介绍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赠送宝鼎表演赛

1、小组演练赠送宝鼎

在每个人充分读课文、练习介绍宝鼎的基础上,分组演练。6至8人为一组,每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另一部分学生为联合国总部成员。表演两遍,第二遍互换角色。注意推选出本组最好的表演者,准备参加班级表演比赛。

提示:联合国人员都是外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代表团赠送的是什么,也不了解赠送这个鼎的意义,作为中方代表应该怎么介绍?中国人民赠送了这么珍贵的礼物,作为联合国人员,应怎么表示并说些什么?请各组同学认真研究,要表演得真实,有创意,有特点。

每个小组各找一个适当的地方,进行演练。

2、班级进行赠宝鼎表演赛。

(1)每组抽一名学生当观众评委。宣布评比标准:①参加表演人员身临其境,举止大方、自然、彬彬有礼;②中方代表介绍宝鼎内容完整,有顺序,语句通顺,并有表情和动作配合;③联合国代表致答谢辞应热情、得体。

(2)各组按顺序表演。

(3)评委评议各组表演情况,教师参与其中,适当引导。

作业设计

你领会了哪些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3 世纪宝鼎

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

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

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

表达了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课后小记

[阅读课文]

24 清明上河图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比较详尽地评价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读懂课文,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描述画面的部分,了解古画的内容、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古画的历史价值和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

教学构想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后读课文,深入对课文的理解,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到其艺术价值、地位和历史价值。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晶(包括邮票)和光盘.准备有关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

《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作业设计

上网查找清明上河图图片,了解画中的内涵。

板书设计

24 清明上河图

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

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

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专题探究,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尾段导入,了解意义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学生读书、思考。
二、小组合作,专题探究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硅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整幅的《清明上河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教师播放的光盘,供学生查找。

三、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如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扑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纸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三是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四、按专题习作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筑》,或……写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也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的体会。可以个人写,也可小组合作写。写后互相读一读。
作业设计
完成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
板书设计

24 清明上河图
风俗人情:游戏活动清明活动;市招类。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车、轿子、骆驼。
人际关系:商贾、官吏、士绅、小贩、大家眷属、行脚僧人、外乡游客、街巷小儿、豪门子弟、残疾老人。

课后小记

[精读课文]

25 古代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故事。这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七个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构想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矛与盾》,感悟其中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怎样学习寓言的?使学生知道,学习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使学生知道,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先来学习《矛与盾》。

二、读通语句,整体猜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领读。使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隔词断句,读出句子语气。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然后,整体猜想寓言大意,试着说一说。

三、读懂,对照注释自悟句意文意

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练习说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词。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六

口语交际

标准:(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课后小记

积累运用六(习作)

教材分析:

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面临小学毕业的一些情况和想法,免去他们的挂念。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思路,根据要求把信写的具体、真实,并注意自己说话的身份,注意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思路,根据要求把信写的具体、真实。

教学难点:

讲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构想: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作文题目要求,再分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路,根据要求把信写的具体、真实,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明确作文要求,交流作文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索,真诚提出建议。

学生学习过程:

一、明确习作主题

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面临小学毕业的一些情况和想法,免去他们的挂念。

二、展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亦可发电子邮件。

三、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匀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或列一个提纲)再动笔写。

四、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教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继续作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六(习作)

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写信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写好信封寄出去,亦可发电子邮件。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继续作文,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

学习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要写的作文内容是什么?

二、学生继续作文。

三、教师巡视,对先完成的学生进行面批。

作业设计

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三(作文)

继续练写作文

大胆想象,认真写作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学习过程

一、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个人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对主动读给大家听的信,评一评,说明哪儿写得好,提出修改建议。教师相机点拨:如:写信注意称呼、个人身份、说话的角度、口气;信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最后怎样写祝语、落款等。

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和工整地誊抄。如果学生都不愿读自己的信给大家听,教师不可强行指令,可以提供其他例文(书信方面的)或自己的“下水文”,让学生评议,亦范修改。

二、认真修改、誊抄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渎自己写的信,似及大家的评议,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数了。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自己的信读一读,改一改,然后,工整地誉写在稿纸上。

三、写好信封,装封邮寄

把信封写正确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写信封应该注意什么?(提示学生:写邮政编码,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左上角的方格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写在右下角;收信人的地址写在上面,寄信人的地址写在下面;收信人的名字要在信封的中间写清楚。写完后,认真地检查一遍,看是否写正确,位置是否颠倒。)

信封写好后,将信装在信封内,封好口,到邮局寄出去。

作业设计

继续修改自己作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六(作文)

优点:格式正确

不足:内容不够具体

课后小记: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