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介绍资料。
1.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它太秀了,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太尊贵了,黄山又以黄山奇石而闻名世界,它太贵了。今天,我们来观赏一些精美的图片,你也用一个字来总结这里的景色给你的感受。
2.观赏图片。
3.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4.介绍索溪峪的背景资料。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该地区经长期地质变化,水流切割,风化侵蚀,形成罕见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亭亭玉立。峰上奇松挺拔,灌木丛生,时有云雾蒙绕,景色神奇。区内山奇水秀,湖潭溪瀑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索溪峪便是其中的一个景区。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读准字音。
chàn gèn yáo tiǎo zhā
胆颤 绵亘蜿蜒 窈 窕淑女 扎过去
luǎn tiáo sǒu xī dí
卵石 调皮 老叟 齐膝 荡涤
2.理解词语。
意念:念头,想法。
净化: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
雕琢:雕刻。
崛起:(山峰等)突起。
巍巍:形容高大。
老叟:老人。
荡涤:洗涤。
千峰万仞:山峰很多,且很高。
绵亘:接连不断。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索溪峪给人一种“野”的感觉。
第二段(2—5:)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三段(6):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情怀。
三、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读课文。
2.指名汇报读。
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野”在课文中指没有经过雕琢的、天然的、野性的美。)
四、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带看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二)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1.山野。
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它的惊险体现在断壁悬崖有几十丈高。山风中半边悬空的巨石摇摇晃晃,使人看了惊心。峡谷的名称让人闻而生畏。
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磅礴就是气势雄伟。从“千峰万仞绵亘蜿蜓”体会出这里的山峰又多又高,而且连绵不断,像“十进而画廊”一样。
③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巍巍“斜山”,抱伙成团,便高筑峰上“平原”;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这里有各种各样随心所欲的美,有的直插云天,高耸云霄;有的水中突起,有的簇拥一起,各种姿态应有尽有。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2.水野。
①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去了。
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溪流时而急,时而缓,时而弯,时面直。
②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从“并肩而行”“拦腰截断”体会到溪水随心所欲地流淌。
③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人们根据溪流的深浅,建造了各种山路。有的是树木作路,有的是石头为路,还有的是卵石铺成的路。
读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3.动物“野”
①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一大群猴子飞腾跳跃,十分欢喜地表示迎接,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从“飞腾跳跃,难以言状,跳来跳去”体会到猴子不惧怕人类,与人类有着特殊的感情。
②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却快活地叫着,跳到另一株树上去了。
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猴子非常调皮,无所顾忌。
4.人野
①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温习着童年的功课。
体会到姑娘们不刻意掩饰,露出自然本性,大家之间很随意。老年人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显露了童心。
②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都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从齐膝的水中趟过去……满山的嘻嘻哈哈,满溪的亲亲热热。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人们在自然中显露出了纯朴的本性。
五、总结升华
索溪峪的自然美景在作者的描述中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质朴真诚情感的向往。)
六、播放录相资料,领略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七、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有条件地可选择一段优美的乐曲练习配乐朗读。
2.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抄写在《鉴赏习作本》上,并写下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