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

语文教案 2019-4-3 645

 

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1),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朋友是什么人?有没有找到他朋友?(隐士。没有)当代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有没有找到他的朋友?就请我们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出示课件标题2)}
二、整体感知
听配乐朗读,思考问题:(课件展示3)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拜访自己的这些朋友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
第1问:
师:作者在山中究竟看到了哪些景致,访问了哪些朋友?请同学按照顺序齐声说就行了。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蚂蚁,以上是有称呼的景致,没有称呼的景致:阵雨、老柏树、石头、落叶、小花(同学的回答后放课件4)
师: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点击课件4手形链接,按箭头返回)
生:(古桥)朋友、(树林)知已、(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师:我们说以上这些,还有阵雨、老柏树、石头、落叶、小花那就是我们的朋友。
(点击出课件4出“友”:古桥朋友、树林知已、溪流妹妹……蚂蚁小弟弟(友))
第2问:见课文
第3问:(点击课件4)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自主思考(点击课件4中的“?”)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请大家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朋友的描写,一会我找同学谈一下。
学生谈论
四、合作交流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她为人类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启迪。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作者带着好心情,到山里“观景”,为什么却说成是“访友”。(展示课件5)要求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不就是山中看景吗,那我把题目改成“山中看景”,你觉得怎么样?
讨论后明确: “访”是精神沐浴和洗涤的过程,“友”把自然人化了。“友”是文眼,文章的切入点,作者情感的生发点,拟人手法的运用都缘与此,文章这样构思,非常新颖,可以尽情的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情怀。
五、质疑探究
过渡语:过渡语:对于这篇文章,大家还有问题要问吗?就是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不合情理的地方(展示课件6)
课文中你不明白的、认为写的不好的或不合情理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有!雷雨天,不能到大树下避雨,会遭雷击,不安全。
对策: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但也不能违背科学常识,同学们说得对!我们读书不仅要带着欣赏的眼光,还要带着批判的眼光,不迷信权威。既然不合理,我们就改一改吧。
生:把“忽然下起雷阵雨”改为“忽然下起大雨”。
师:这样一改,又同下面两句衔接不上了。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