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飞跃( ) 梦寐( ) 轨道( ) 人迹罕至( )
铁qiāo tuǒ 圆 è 运 chàng 谈
2.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可望而不可既 指令 一叶孤舟 B.观测 畅谈 梦寐 小心冀冀
C.合算 月壤 休斯敦 昂首挺立 D.溅落 故障 平衡 相提并论
3.先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然后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⑴里程碑:
⑵相提并论:
⑶昂首挺立:
⑷可望而不可即:“即”意思是 全词意思是 。
⑸遥遥在望:
⑹一叶孤舟:
【综合运用】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总能搅动世人的情感,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⑴【科技探月】2019年1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中说:“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篇章。”中国还将建设空间站,向宇宙世界深处探索,造福于人类。请你结合《月亮的足迹》一文,谈一下你读到这则材料的感想。
⑵【人文赏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牵动天各一方的亲人朋友,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杰作。请你写出连续的借月抒怀的诗文。
⑶【趣谈识月】请你把知道的月亮别称及相关的神话传说写在下面。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月亮的足迹(节选)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4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5.列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6.文中划线的部分使用了数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文中划粗线的句子为什么说阿姆斯特朗一行三人“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一座里程碑”?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读了上文,你有什么感触,请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下来,和大家分享。
【类文美读】
月到天心
林青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9.本文的体裁是 ,行文线索是 。
10.请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11. 文章写的是月,为什么要从摸黑回家写起?为什么要写星星?
12.你怎样理解文末划线句子的作用?
【每课一趣】
13.下图是阿姆斯特朗首次造访月球的生动图景,请你以月亮的口吻向其致辞。
尊敬的阿姆斯特朗先生:
边文——名师讲坛
1.写作背景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2.学法导引
学习本课,可尝试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
3.文体文旨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1969年7月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指出这次登月是人类跨出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为宇航事业树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是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
4.谋篇立意
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 述的方法,这样读者容易把握。总共分四个阶段:准备、升空、登月、返航。第一部分: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所要发生的事件。第二部分:这部分详写。因为它涉及非常尖端的技术性问题,各种数据要分毫不差,十分精确。第三部分:飞船登月成功,并写宇航员在月亮表面的活动。第四部分:写登月归来。其中包括宇航员回到登月舱,返回“阿波罗11号”飞船,回到地球及在国会大厦畅谈登月感受,几方面的内容。
5.难点突破
(1)文章中详细记叙的登月过程,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基本过程:进入指令舱→飞船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与飞船脱离开始降落→登月舱登月→阿姆斯特朗登月→树立登月纪念碑并完成试验→飞船与登月舱对接→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2)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小小的一步”是针对一个人来说的,具体就是指阿姆斯特朗迈上月球的那一步;“巨大的飞跃”是针对人类的太空探索来说的,这将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一个新的起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不仅揭示了登月活动的重点意义,也说出了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美好理想。
6.写作技巧
恰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级火箭的速度分别是6.8、7.67、10.5,就可以令学生遐想不已。还体现了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
叙述中有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