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
(2)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掌握数字的准确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背景解读
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3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轨道( ) 铁锹( ) 椭圆形( )
狭zhǎi( ) áng( )首挺立 小心yìyì( )(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写出带有月字的词语四个,关于月的诗句两句。
词语: 诗句
二.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4.《月亮上的足迹》从说明对象上来看,属于 说明文,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 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 、 。本文属于 顺序。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
发射后13小时30分: ;
月球在望: ;
中心呼叫: ;
:7月20日7时32分;
:7月22日上午;
:返回地球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4.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6.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7.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里程碑(bei) 狭小(xiá) 椭(suí)圆
B.悬(xián)在 操纵杆(gǎn) 故障(zhàng)
C.液氢(qīng) 休斯敦(dǜn) 摄像(shè)
D.狭(xiá)窄 装置(zhì) 小心翼翼(y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产,是巨大的飞跃。
3.请把重新调整后句子的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②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③飞船进入大气层,回到地球
④登月舱打开舱门。
⑤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间点,向月球进发。
⑥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⑦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⑧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⑨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⑩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正确的顺序是: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阿波罗11号太空船首次登陆月球的刹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船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航程一开始的若干公里之内,是最艰难看时刻,所费的力量往往超过往后的几十万公里。
习惯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革除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怎么自利等不良习性,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便难以成功。“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达到理想的境地。
4.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关于太空船的叙述,是为了说明什么?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第二自然段中的“习惯”具体是指什么?
6.第二自然段中的“起飞”的含义是什么?
7.这篇短文的中心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8.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教(学)后记】(敞开心扉说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