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语文教案 2019-4-3 602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经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二、预习自测
1. 为下列字注音。
典籍 ( ) 赫然 ( ) 独裁 ( ) 迭起( )
迥乎不同( ) 锲而不舍( ) 兀兀穷年(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兀兀穷年:
3.形似字辨析。
载 炯 籍
裁 迥 藉

【探究案】
一、内容探究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5、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二、写法探究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拓展案】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