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学习准确严谨的语言、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等语言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结合今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一热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的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的难点是训练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需引导学习。
注意力不够集中,思考不够深入等特点。
五、教学方法的设计
1、默读法与朗读法相结合。
2、问答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3、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环节设计
运用“版块式”教学思路,将教学环节主要分为:
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和结课四版块。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快速阅读要点:
(1)集中注意力,默读。(2)不回视,不逐字阅读。(3)抓住关键点阅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文章思路。
时间:1969年7月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事件:人类首次成功登月全过程
顺序:时间顺序
高潮设计
登月前准备阶段(3-4)
升空飞行阶段(5-9)
登月全过程(3-16) 登月成功,完成探月任务阶段(10-13)
返航阶段(14-15)
总结登月过程
(三)精读课文
1、根据分段,结合登月过程图和多媒体的影像资料,对登月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掌握科学知识。
升空飞行的步骤:检查——点火——升空——绕地飞行——飞向月球——绕月飞行——升空——点火——火箭升空——飞行。
2、请同学们朗读自己觉得写的较好的段落或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味其中的语言美和蕴藏于语言中的情感态度。
(1)请同学们齐读第8自然段,这一段的描写很美。请同学们找出其中写的好的句子。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使)
“一叶孤舟”是什么意思?(像一片树叶一样大小的孤独的小船)
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生动。)
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价值?(在地面上高达百米的飞船在太空中却渺小如一叶孤舟,在这里表现出与浩瀚宇宙相比,人类的渺小。而人类探索月球的勇敢不屈的精神也在这里突出出来。)
(2)“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阿波罗11号’飞船准确地溅落在预定的海域。”品味加线字的好处在哪里?
4、对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
分析阿姆斯特朗“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这句话的内在涵义。
(四)结课延伸
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思考:航天探险活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其意义何在?其中反映了怎样的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