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二

语文教案 2019-4-3 735

第五单元 读懂文意 领会内涵
1. 桃花源记
2. 陋室铭 爱莲说
3. 核舟记
4. 大道之行也
5.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兴趣情境导引
先请同学们读一则故事。
有人丢了一把斧子,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因此,看他走路的姿势,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脸上的表情,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说话,像是偷斧子的。总之,看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没有一样不象是个偷斧子的。没有多久,这人去山谷刨土,找到了失去的斧子。隔了几天又看到了那个邻居的儿子,看他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样像是偷斧子的了。
师:有谁读不懂的吗?
生:没有。
师:再看下面这则故事,有谁读得懂吗?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生:我发现这两则故事说的是同一件事。
师:有多少人同意这一说法。
尽管第二段故事不能每个字都理解,但多读几遍还是有能读出大意的。
第一则故事就是根据第二段翻译过来的,那么第二段不也是汉字写成的吗?为什么读不懂呢?
生:它是文言文。
师:对,是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专用的语言。(古人说话与写文章用不同的语言。)
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呢?这么深奥难懂,
因我们中国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这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觉学好文言文,换句话说,为传播文明就必须学好文言文。同时,现代语文是古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大量的古人语言仍存活在现代人的语言中,如成语就是明证。因此,要学好现代语文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是要打开这一文化宝藏的大门,想不花力气可不行。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古文,由此循序渐进,才能积累大量的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去阅读那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进而做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传播者。
生:老师,我们都想学好文言文,不知你说的这“相当数量”是究竟有多少?
师:教育部规定初中生必须会背诵文言文20篇以上,古诗词120篇以上,这个数量
师:简单地说,学好文言的基本方法离不开“诵读文章,读懂文意,领会内涵”这十二个字。
生:怎么“诵读”,怎么才能“读懂”,怎么才能“领会”呢?
师:我们就结合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谈吧。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读懂文意
师:古人学文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他们认为“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生: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文言文无异于天书,读读就懂了吗?
师:告诉大家,大量的事实已证明,这确实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现在主张的“读”不仅仅是张开口发出声音就行了,它有讲究,讲究会读和读的方法。
生;怎么才算“会读”?
师:“会读”是指:读准字音(读词典),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 陈述、疑问、祁使、感叹),读出感情。
“会读”还指:不光读原文,还要读文下注释,读与原文有关的材料,读文言词典;
反复读原文:在读正确后,要读流畅,再要读出感情,最终成诵以至化为自己的语言;
读原文时,边读边悟,猜测词义、句意,领会上下文意,边读边悟,越读越透,直到领会全文内涵。
生:老师请结合本单元课文具体教教我们读文言文吧!
相关知识链接 读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地读原文 读准字音 声音洪亮 吐字清晰
读出节奏 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 熟读成诵
读相关的材料 读注释 读作者介绍 读写作背景
读古汉语词典 读文史常识等
范例1 怎样读《桃花源记》?
解答:
1.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注意几个词的读音:仿佛 俨然 阡陌 髫 要 诣 骥
2.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中速,读一遍约2.5分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用陈述语气,平静的叙述故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用感叹语气,读出惊讶;“不足为外人到也”用祁使语气,读出诚恳的希望。
4.边读边猜边查边理解,读十遍要基本成诵。
范例2 怎样解释《桃花源记》中有些文言词句、整体把握文意?
分析:
第一段:写渔人忽逢桃花林。
①晋太元中:古代用皇帝年号或天干地支法纪年(如有同学想了解得更详细请查阅有关古文化知识资料),“晋太元中”即东晋孝武皇帝太元年间。
②缘: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能是“沿着、顺着”。再查词典验证。《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解释为“循、沿”。确定猜测正确。
下面几个词请你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异:认为……奇异 之:它指前述美景即“桃花村……缤纷”
复:又 境:地方
③芳:a香(气),b花(草)。词典有两个义项,选哪个义项合适呢?选“花”,从词的结构上看更好些,“花、草”都是名词,后面的“鲜、美”都是形容词。尽管“香”的意思放在“草”的前面也说得通,但考虑到后面的“鲜、美”是形容词,就不太好了。
④鲜美:现代汉语中有这个现成的词,但它一般是用来形容食品的味道好的,用这个词义来修饰芳香,显然不通。怎么回事?这就要追究文言文的特点了。在文言文中每一个字都叫文言词,一般讲,一个文言词也应对应现代的一个词。即“鲜”对应“鲜艳”或“鲜嫩”,“美”对应“美丽”。这种解释文言词的方法不妨叫它扩充组词法。
下面的许多词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释。
穷:穷尽 绝:(与世)隔绝 通:通过
开朗:开阔、明朗 交通:交错、相通
解题方法链接
解释文言实词的一个便捷的方法:组词法(一个字常可以组成若干个词,词组好了,选择哪一个呢?带入句中,能使上下文意贯通的那个词最合适)
相关知识链接
知道文言词义的手段: 猜、看、查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未接触 过,猜不出,书上又无相应解释的,要查词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初学者要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文章读多了,词语积累越多,猜测的正确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了。
第二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猜查下列词:
山有小口:“小口”猜为“小山洞”
舍:舍弃 狭:狭窄
才:仅 悉:全、都
平旷:平坦、宽广(组词,同义扩充组词)
怡然:愉快的样子。 豁然:开阔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相关知识链接 古今异义词的解释
古今异义 古 今
鲜美 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妻子、儿女 仅指妻子
第三段:写渔人作客桃花源。
1.( )见渔人[省主语,“此中人”],( )乃大惊[省主语,“此中人”],( )问所从来[省主语,“此中人”]。( )具答之[省主语,“渔人”]。
2.猜查下列几个词
悉,具,咸:都表“全,都” 闻:听说
乱:战乱 邑人:“同乡人”
遂:就 乃:竟
道:说
3.下列几个词要理解
何世:哪一代,即秦几世。因源中人是秦时逃出来的,一直以为外面的世界仍然是秦的天下。
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他的子孙为二世、三世……故源中人这么问.
语云:对……说
不足:不值得
第四段、第五段、渔人告密及别人再也找不到世外桃源
猜查下列几个词
既:……之后 其:他的
志:设标记 之:凑足音节的助词,无义
遣:派 向:以前,从前
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谋生。(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或忘记了划了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宽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一阵风过)落花纷纷。他认为眼前的美景非常奇异,就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村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里隐约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来来往往的人,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各得其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非常吃惊,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跟外面的人隔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秦哪代皇帝(统治)了,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不已。其余的人又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沿路)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向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如愿。不久他生病去世。此后就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范例2 如何读好短文《陋室铭》和《爱莲说》?怎样解释词义、文意?
分析:
先来看《陋室铭》。铭是古代用来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的一种文体,文辞精练,句式特别整齐,多处压韵,读起来应铿锵有力。
解答:
朗读时有几个地方要处理好:第一层中,前四句是铺垫,读后要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正意。第二层写“陋室”。“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读时须一事一顿,六句中的虚笔(几个“无”字句)要读得轻一些,才有韵味。第三层是结束语。“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停顿(制造悬念),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末句。本层也可以用调侃语调读出,要读得有点韵味。
有几个词可以通过组词扩充来解。
陋:简陋 名:有名
灵:灵异 阅:阅读
乱:扰乱 上:爬上、长上
入:映入 调:调弄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或山不在乎高还是低),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或水不在乎深还是浅),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质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前三句关系明显,前两句是铺垫,是比兴,第三句语意从字面解就显得不连贯,因而第三句可以猜译为: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有我这品德高尚的人住着,就有名了。第三句可仿前两句写为:室不在陋,有吾则胜]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或苔藓的绿色爬上石阶),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或芳香把青翠映入门帘),(与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与我)来往的没有粗陋的平民。我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我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分析:
再看《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借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行文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读起来应一唱三叹。
解答:
《爱莲说》一文的朗读应注意:前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前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要长些,因为以上是铺垫,以下才是正意所在。“予独爱莲———不可亵 玩焉”这个长句是有层次的,前四个字是统领句,“之”要轻读,以上可分三层,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要读出层次感。前两层也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读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后一段可分两层(“噫”为标志)前一层是三个并列句,要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出;前两句要读得轻些,后一句当重。后一层全用感叹的语气读,但其间又有细微差别:“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爱莲说》中这些字需要猜、查
盛、通、直、远、益、清、鲜
盛:一般有“盛大、繁多、繁盛”之意,但根据上下文解为“非常”“特别”更好。
通:贯通; 直:笔直,挺直。
远:传得很远; 清:清香。
鲜:与“鲜为人知”的“鲜”相同。意为“很少”。解释为“新鲜、鲜美”就不通。
解题方法链接
解释文言实词又一法 猜测验证法(根据上下文猜出来的词意,自己不放心,就可以在记忆中找含有这个字的词来验证,如“陶后鲜有闻”中的“鲜”,用“鲜为人知”来验证)
译文: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都很喜欢牡丹。我则惟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泥沾污;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中心贯通(虚心)外表笔直,它没有长缠绕的藤蔓,(也)没有长旁逸的枝条;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好,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范例3 怎样解释《核舟记》中若干词的词义?
解答:
可以通过组词法来解的词:
奇:奇妙 经:直往 情:神情 敞:宽敞
巧:精巧 泛:泛舟 态:姿态 袒:袒露
倚:倚靠 类:类似,像
先猜,后查词典验证的词:
为:做,雕刻 罔不:无不
因:顺着 象:模仿
以:用 曰:叫
势:形状 尝:曾经
可以通过猜测验证法来解的词:
轩:高(轩昂) 冠:帽子(张冠李戴 )
兴:起(晨兴理荒秽) 峨:高(巍峨)
髯:胡子(美髯公) 比:并排靠着(比目鱼)
绝:极(会当临绝顶)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蓬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扶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只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的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范例4 怎样诵读《 大道之行也》?文中的几个实词怎么解释?
分析:
这是一篇名文,语意较深,不妨先读熟成诵,然后慢慢领悟课文内容。第一层:诗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分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当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做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解答:
本文中的有些词看起来简单,上面讲的组词法、猜测验证法都不管用了。如:大道、行、大同。只有在吃透了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的解释它们。
大道之行也:最理想的社会(最高政治理想施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亲:动词,以……为亲。通俗的解释为:把…… 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尊敬
子:动词,以……为子。通俗的解释为:把…… 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去爱护
货……己:用现在话说,叫爱惜财物,憎恶浪费。
力……己:现在说法,人人愿意为公利事业出力。尽义务,不图回报。
解题方法链接
文言中词性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要把活用的这个词解释为动词。如:“不独亲其亲”中的第一个“亲”,解释为“ 把…… 当成自己的父母”,是动词;其中的第二个“亲”,解释为“父母”,是名词。“不独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解释为“把…… 当 成自己的儿子”,是动词;第二个“子”,解释为“儿子”。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赋予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范例5 怎样读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解答: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是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石壕吏》写出了对遭遇悲惨的老妇一家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要读出厌憎和悲痛。
参考译文
《望岳》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石壕吏》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捉人。我投宿的主家老翁听到声音就跳墙逃走了,老夫人出门应对。差役大声要人,非常凶狠;老妇啼哭不已,痛苦无比。听到老妇对差役说道:我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带信回家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都战死沙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就永远完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吃着奶的孙子。因孙子要扶养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是出入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希望别把她带走)。老婆子我虽年老力衰,我愿意今晚跟你们一起回军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发挥点用场,为将士们准备早饭。
到了深夜,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了,却好像听到小媳妇低低地抽泣声。第二天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向那老翁告别。
难点问题2 领会内涵
师: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猜词义,看注释,查词典逐句解读文言语句,在此基础上注意上下文的贯通,到此才算真正弄懂了文言文字面上的意思。这叫表。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重要句段的内容乃至会意深刻的字眼和“言外之意”是什么,这才叫文章的里。
生:到现在我们才学了个表,那这内涵之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通过什么途径领会文章内涵呢?老师你快说。
师:要准确领会文章内容,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读文章,从文章中找作者的用心。结合作者写此文章的写作背景。有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研究文章的结构与艺术手法也有必要。
生:老师你说了这么多,就结合五篇文章谈谈怎么领会内涵。
师:下面我们一篇篇来看。
解题方法链接
领会文章内涵仔细读文章,通过文字寻找作者的用心;结合作者写此文章时的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研究文章的结构与艺术手法
范例1 整体把握《桃花源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
首先看作者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洲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握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东晋末期战乱纷飞,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更切身的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其次,本文是《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了解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内容,有助于理解序文。
原诗较明确地说出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桃花源中人此时也离开世间,进山的路渐渐湮没,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春天养蚕,丝尽归,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源中民风淳朴,和平生活,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
再次,看序文《桃花源记》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景等一直写出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这源中社会给读者印象为:民风淳朴,待客热情,和平安定,安居乐业。
最后,为什么说陶渊明是借此描述心中的社会理想?故事纯属虚构,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所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棵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不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为何一洞之隔便与世相隔如此深?“世外桃源”消失得无影。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找时竟茫然无所见?此村又不在人世间了!
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愿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用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亦真亦幻,传奇色彩更浓了,读者思考的余地更多了,读者不能不中作者的圈套了。
解答:
本文描绘了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相处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间接反映了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的不满,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渴望和平安定的愿望。
我们也应看到陶渊明的这一理想社会,在人世间是找不到的(文章中已经暗示);同时它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他生活的社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范例2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1.《陋室铭》
分析:
先了解“铭”:一种文体,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铭的基本特点 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铭之所以有此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传于后世。
其次,作者作此文的背景。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再者,看铭文本身。
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室有吾则“不陋”了(室有吾则也有名)作者自赞美德(自赏)就可理解了。写“陋室”要写“苔痕”“草色”干什么?是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啊。“有鸿儒”“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是写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素琴、丝竹”不都是指音乐(乐器)吗?有什么不同呢?素琴——素写出素雅、高雅,“丝竹”与“案牍”相随就成了俗的代名词。最后,请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更分明是自况,再一次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称述自己高尚的品德。文章反复论证陋室不陋,实际是一再表明和称述自己的道德高尚。
解答: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借此表达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2.《爱莲说》
分析:
首先介绍作者周敦颐,宋朝著名哲学家,字茂叔,据《宋史》记载:他的舅舅任分宁主簿,有一案件长期不得结案,周敦颐到了,审讯了一次就解决问题了。乡人们很惊讶地说:老吏也比不上他呀!吏部使者推荐他,调到南安军任四理参军。有一个囚犯按法不应当判死罪,转运史王逵却欲很很地治他。王逵是一个酷吏,大家都不敢和他争辩、理论,只有敦颐出来与他较量,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手版弃官回家,说:“这样还能当官吗?随便杀人来取悦别人,我做不来。”王逵听了之后才知自己错了,那囚犯才得以幸免。
后来,周任桂阳令,政绩特别显著。州郡太守李初平认为他是个贤人,对他说“我想要读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纪大了,让我说给你听。两年下来果真有所得。又被调到南昌任知州,南昌人都说:能判分宁案的人,我们的冤情有地方申诉了。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与其求志,薄于缴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上有千古”。
周任南康军地方行政长官时,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本文。
其次,看一看与本文相关的材料。
“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参看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到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花,戋戋步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风,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护中人赋!
再看“说“这一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最后分析全文:
本文章法: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道莲的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之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莲” 花中君子,象征君子美好品德。“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衬托的手法:衬托有正衬、反衬。牡丹、菊衬托莲。“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反衬;“菊之爱”衬托“莲之爱”属正衬还是反衬?从作者推崇的境界“出淤泥而不染”看是反衬,从陶、周两者都有的保持特立独行的人格意义上看说正衬也有道理。
解答:
作者通过对牡丹、菊、莲三种花的不同态度的描述,表明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利禄,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实是爱莲的君子之德,赞莲实是赞君子。以此表明自己的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题方法链接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要准确领会作者的“情”和“志”,就必须仔细分析作者抓住了所钟爱之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或者说写出了所钟爱之物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作者“情”和“志”的凝聚点,。抓住了这些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范例3 体会《核舟记》一文的精妙,通过文章了解“核舟”这一艺术品的精巧。
分析:
《核舟记》写得精妙,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雕刻家的艺术品观察细致,对艺术构思理解深刻。
先了解“大苏泛赤壁”这一文人雅事及雕刻家的精心构思。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的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从课文可以看出,雕刻家虽然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自身过程的拘束,他讲求的是既具体生动又高度集中的概括方式;他力图再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又不把人物的塑造跟四周的环境分离开来,在他的艺术构思中,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细节跟突出事物的整体形象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据前后两篇《赤壁赋》所记,大部分时间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雕刻品的原材料桃核,又具有“修狭”的特点,宜于刻成舟形。由于这两个原因,雕刻家自然会产生把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在“舟”上来加以表现的想法,形成“泛舟”的主题。
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行特征。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一苏轼居中, 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有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这在桃核上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别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手法。
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椅一横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除上述的各项设计而外,还有两个细节也很有表现力:一个是佛印“矫首昂视”,一个是楫右边那个舟子“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前者使人感到佛印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后者使人感到江上确实有徐徐吹来的“清风”,这就把“核舟”以外的广大艺术空间表现出来了。
再看文章的构思。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 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解答:
本文介绍了用“长不盈寸”的桃核生动表现宋代文坛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的一件为微雕艺术品。文章层次井然、重点突出,准确生动地再现了艺术家精巧的构思,逼真的形象,赞颂了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奇妙的艺术创造。
范例4 怎样理解在《大道之行也》中描述的最高社会理想。
分析: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这样几个特征:
(1)“天下为公” 政权和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不属于任何个人。社会的管理者都应由社会成员选举出来的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担当。社会成员之间相处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社会关爱它的所有成员
全社会亲如一家,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特别对“矜、寡、孤、独、残疾”这五种身心受损的人实行有效的保障措施,对他们多一份关爱。
(3)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男子要有稳定的职业,并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男耕女织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4)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有社会成员都珍惜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无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在共同劳动中不出力、少出力为耻,为社会尽心尽力地工作,没有多得多占的念头。
解答:
孔子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因而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旨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大同”的基本意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范例5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什么联系?
分析
要寻找两篇文章中内容的联系,其实是在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大同”社会与“世外桃源”的共同点是显而易见的。
解答:“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陶渊明根据“大同”社会的理想体制构想出来的,用艺术手段再现了一个“大同”社会的具体生活风貌。比如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场景,老人、小孩生活很快乐的描述,热情好客的民风等等都是对“大同”社会的诠释。
范例6 领悟《杜甫诗三首》中流露出的情感。
分析:
1.《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
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的?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的秀美,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力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饮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解答:
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2.《春望》
分析: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攻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为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