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每天放学后问孩子这5个问题,孩子变优秀

杂谈 2019-12-10 1198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终于上学了。

多少爸妈松了一口气,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孩子不在身边闹腾了,又想知道他一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情?

于是在孩子放学后,父母又开始唠叨了“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今天布置了什么作业”“今天老师教了些什么……”

可孩子的回答往往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或者答非所问,再问下去就不愿意说了。

其实,如何问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而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也带有使命感,背后同时传递给孩子某一种人生态度。

那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分享一天的生活,重拾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呢?

答案是,放学后的10分钟,利用几个小问题,和孩子做一次诚意满满的交流。

1

“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朋友和我说起过这样一个事: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很开心地告诉朋友自己今天在幼儿园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可是到了晚上朋友突然发现,早上出门给女儿带上的玩具都不见了。

朋友问女儿是不是弄丢了,女儿却这样回答:“今天认识的小朋友说,想要和她们做朋友,就要把玩具送给她们。”

原来,朋友女儿的班级里有几个女生组成小团体,她们经常穿漂亮衣服,梳漂亮发型,总在一起玩,女儿也想加入这个小团体,所以不敢拒绝。

朋友事后反省,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却忘记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父母的保护。

她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学校,而学校不仅有阳光,还有无边无际的黑暗。

如果孩子只懂得努力善良,却不知如何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每天多和孩子聊聊,就可以了解在孩子心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事情。

只教孩子善良,不教孩子辨别丑恶,是父母的过错。

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善良而有锋芒、懂事理而明是非。

2

“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这个问题背后想要传递的教育观,其实是不要吝啬给孩子鼓励。

很多父母,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话一到嘴边,就变了味。

孩子期末考得不错,本来是想激励孩子奋进,一开口却变成“有什么好骄傲的,你能保证下次还是第一名吗。”

在这样严厉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

所以,想要改善亲子关系,就从好好说话,多鼓励孩子开始。

即使孩子只是告诉你,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也请不要不屑一顾,给他一个鼓励的话语。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得到亲近人的认可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前进。

一个得到鼓励的孩子,会更加容易肯定自己,也更有信心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不试着鼓励孩子,你永远也不知道孩子能有多优秀。

3

“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很多妈妈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孩子一句:“今天学到了什么?”

可是他的妈妈每天问他的却是:“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伊西多·拉比认为,正是妈妈的这个问题,让他养成了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也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

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只需要顺势引导孩子发问、思考,也许这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类似的例子还有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教育传统。

犹太儿童在13岁时要举行成年礼,都会被问到:“你有什么问题?给我们一个好问题, 好吗?”

甚至在犹太人看来,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

鼓励孩子踊跃提问,其实一直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点。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爱问为什么。

所以每天和孩子聊聊,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比任何学识都有用。

4

“今天有什么不懂的吗?”

澎湃新闻曾发布过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包含家庭教育、学习心得、兴趣爱好等方面。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遇到学习瓶颈怎么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有92.5%的状元选择了“自己反思薄弱所在”。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轻而易举就成为了状元。

不过是在遇到挫折和疑惑时,不断的自我反省,在反省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结果。

反思,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

每天花上三五分钟,和孩子聊聊遇到的疑惑,帮助孩子自我分析,也是培养孩子养成反思的习惯。

在学习上学会反思,可以让孩子开拓新的学习新思路,更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生活上学会反思,其实也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把握前进的方向,才能少走弯路。

这种方式比任何说教,来得更有效。

5

“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吗?”

这句话其实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我很关心你。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父母的陪伴也越来越少。

父母对孩子在白天在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孩子也不愿意主动和父母进行交流。

如果仅连晚上一起在家的时间,都没进行好好的交流,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也需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其实一直关心你。

第二层意思是不要太依赖别人。

很多父母保护孩子的方式就是,帮孩子解决那些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难题。

但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得到的不是保护,是依赖,是溺爱。

父母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指的是父母教孩子怎么做,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替他们做。

所以请告诉孩子:

独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也是他们将来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个独立性强的孩子,才能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做生活的强者。


其实聊天只是一种形式,而这个过程,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怀。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爱父母并信任他们会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有“安全感连接”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走的最远、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孩子的差距,往往就是放学后回家的这10分钟决定的。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会形成更健全的人格。

所以,不管父母再忙,也请每天花10分钟和孩子聊一聊,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

在孩子开心时,和孩子分享快乐,在孩子受挫时,给孩子一个拥抱。

愿每位父母,都能做一盏智慧灯塔,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