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起一个执念》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围棋的情怀。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内容厚重见解独特,耐品耐读。
“老笔来信枕边书,三峡最忆是吴图。既然云子化人间,楸枰无声呈妙局。”——这是我早年撰写的打油诗。诗歌不怎么样,但是我却总是念念不舍“楸枰无声呈妙局”七个字。围棋文化有专业术语,比如此文的“楸枰”。
一、孤寂的游戏
当我们从事一种非主流游戏的时候,注定了玩这种游戏的我们更多的是必须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灵魂——像作家一样的面对崭新的空白页,像画家一样的面对洁白的画布,像诗人面对心灵流动的澎湃和忧伤。
尽管围棋的游戏是双人之间的博弈,但是,更多的情形往往是自己和自己的博弈,像金庸杜撰的“左右手互搏”的情形一样;所以,围棋的游戏是一种中国模式的哲学思想的演绎台。(从可以寻觅的中国文化的残片来来看,围棋从最初的教育、游戏的定义,至少在春秋以来,俨然便被军事、政治、人生、社会所笼统;更被儒释道所包含、庇护、纵容、定义……)
着棋,不只有游戏那样的简单。当你真的是棋迷的时候,你才明白所有的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而是一种生活或者生活的状态。这些棋迷用这样的方式宣泄着灵魂的孤寂,筹思的辽远,演绎的深厚。用这样的方式释放着灵魂的美丑、好恶、成败、得失。一言以蔽之“以棋观世,鲜有不合者”,李东阳如斯说。“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有时凝思如入定,暗覆一局谁能知。”刘禹锡此刻表达的正是这种情绪;“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杜牧也对此回音;“海东谁敌手,归去道应孤。阙下传新势,船中覆旧图。”张乔也如此揣摩……孤独着,永恒孤独着。尽管是孤寂的面对,哪怕拍打上棋坪的棋子在楸木上嗡嗡作响,摇摇晃晃……但是,运筹的气势和人格,思想和意识,胆识和意气便清清楚楚站立在“天地之间”。就像范仲淹说“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事实上,“世事如棋”之类的成语正是这样诞生的。在汉语的世界里,棋局,正被越来越广泛的领域运用。更漂洋过海让世界记住了围棋思维就是中国思维。
在前不久阅读韩国的中文网——《中央日报》网,便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在这家网站首页寥寥可数的七大栏目中便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栏目“体育·围棋”。我浏览之余至少发现了多篇社论在、专访之类的韩国同行的视角——围棋成为中韩政治、体育、文化沟通的桥梁。其中不论是朴槿惠到中国来,还是习总去韩国,围棋俨然成为“时髦的宠儿”:围棋名人、围棋棋局、围棋话题……
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一书中特别提及到围棋与国际象棋呈现的崭新认识,对于“中美之间的关系”,他甚至这样断言,“不必,也不应该成为一场零和博弈。”在全书中,他甚至推论到中国的外交就是“围棋思维”。
围棋有种术语叫做“手谈”,也就是说明围棋的游戏过程的一切都是“尽在不言中”的缄默的博弈过程。所以,孤寂是内心的煎熬,缄默是外在的表象。而绞尽脑汁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淋漓尽致的着子进程中初见端的——摆得清清楚楚,放得明明白白——所有的心思既是阳谋,也是阴森森的阳谋。所有的计算都是基于对自我的肯定,所有的计算都是基于对自我的挑战。不怕你看得通,只怕你看得透,不怕你会计算,只怕你算不清。而这一切的一,都是需要你用心灵孤寂而深邃地面对,然后,坦荡地展开。不为胜负成败,只为绞尽脑汁;不为生死存亡,只为平等相处。
自古至今,我们看见了许多围棋棋盘上的思想者,他们不仅具有穿越历史的哲学家的使命感,而且基于历史学家的责任感。而三峡刘星这后生正是因为敬仰前辈对这种游戏的痴迷和觉悟之后的幡然觉醒——这才有了新浪博客的“棋艺文化客栈”,才有2000多篇和棋艺“若即若离”的那种情怀。才有了傲然于棋坛网络世界的那些“棋艺的情谊”和书写在网络之间的“棋艺的情怀”。而这让一介草根棋迷十分的欣慰和自豪。翻阅古典的经书子集,依稀也可以洞见我们的先辈面对围棋的那份情怀:谢安赌墅足见一代军师的淡定,烂柯围棋见证王质穿越人生的飞跃,阮籍执诚、留与决赌,吐血数升,不是因为游戏,而是不可停止;不是因为游戏,而是基于信念。
围棋在孤寂中,而且只有在孤寂中面对我和非我,才能真正超越自己。我们往往很超然自以为是的说,我们要战胜自己,但是,却很少有这样的模拟的场景;所以,当棋艺的游戏的时候,我们开始一次又一次的面对自己,并且尝试超越自己。“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尼采如是说。
二、玩物而非丧志
不知道是因为先天的智慧呢,还是源于对围棋游戏最深刻的透视。著名的天才少年张说在年幼的时候面对棋局,他说“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
这首诗可以有多重解读,但是唯有看破人生,看破生死,看破棋局,才是真正的棋道高手;所以,这看破了棋局的人就是天才,而且正是少年天才,后来的他成就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因为哲理,这首诗便从此超脱,但是,在棋迷的眼里,不仅仅是超然本身,而是因为,正是因为他看透了围棋的游戏的本来面目。
故事,可以这样源远流长起来,但是,因为附会而让围棋的光芒更高深莫测起来——这仙人的游戏,和会游戏的先哲。
是的,正是因为围棋本身的光环,让我们只能敬畏,而且在敬畏中莫名其妙的卑微;正是因为卑微和不求甚解,所以,围棋的光环总和人生如棋、世事如棋之类联想起来。而作为一种简单的游戏的围棋就这样被“集体意识”而强化、而神话……所以,当一种简单的游戏,却无法简单到被多数人认知的时候,不知道是该这种游戏高兴,还是为这种游戏悲哀。
好在历史见证时光的漫长,在对待围棋这种游戏的面前,我们的祖先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开拓。这种开拓,既是一种荣光,也是一种悲悯。但是,正是如此,围棋就这样源远流长,而直到新世界互联网时代开始了全新的井喷式爆发。
因此,敬畏和忐忑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在“局”中,但是,我们不甘心仅仅是一枚“棋子”而成为傀儡。
“千古无同局”的格言,让我们感叹智识之短见;“予素不解棋”的苏轼,被发配海南闲赋的时候,竟然也可以“观棋达旦”;即使若本人这样的纯粹的草根棋迷也曾经没日没夜的捣鼓围棋;当然,开先河的棋迷更有刘禹锡式样的“暗覆一局”的惆怅,更有白居易般的“围棋赌酒到天明”的尽心;最著名的莫过于身为帝王的却能够消遣到自己制作“棋谱”的震撼——比如传世的宋太宗制作的棋谱“对面千里势”、“独天飞鹅”等“太宗弈棋三势”……
在围棋的游戏面前,我们只能满怀好奇的敬畏之心去面对,而且,我们总如痴如迷地忐忑着我们的智慧,在围棋的博大和精深面前,我们似乎仅仅好像触摸到一点点,便成就了一种永恒的念想。
著名的范仲淹面对棋局,突发“吾当著棋史”的豪言——想来正是因为面对冰山之一角的的神秘、面对无垠之未来,面对人生社会之磋磨后的情绪的自然流露。而这里,作为失意但不失望的文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游戏的范畴——在他的心中有一种只可会意的人生的透明和棋局的诡秘。
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早年写的打油诗。“眺望夕阳外,心落山外山;水纹书华彩,楸枰更心间。”在这里,棋局已经不是棋局了;更多的内容超然了,所有的心思同样是在坪外之意耳非一言可难尽。所以,因为一种游戏而沉迷不稀罕,因为沉溺而不坠青云之志到是庆幸,因为灵魂出入棋艺本身才是真正的棋迷——他们在游戏中,他们更在游戏之外。他们借此玩物不丧志,才是真的格调。
三、捻起一个执念
诗意,江南水墨;曲韵,宫商闲适。意境,厚重典雅,哲思,深远寻味。
刚才,旁听先生一番和主播的对话(本文指文友的散文作品被电视台播放,特别请三峡刘星旁听几何),沉思的境界已远,或者超然天边。回身处,景物还在,自然坦然;看境况红尘渐渺,哲思深远。也许,唯有几幅行书真草,才可见风流倜傥。
而今,捻起一个执念,轻轻放下便是一个永恒的坐标,在楸枰之上,放飞的灵魂从此不再敛息;掬起一页书卷,那一段文字本来就不是言语,在浩瀚文字如砂糖的海滩,甜蜜的沉溺也是一种姻缘。不是语言表述了思想,而是思潮烹调着人生。文字之外,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世界,因我们的文字之魅而熠熠光亮,宛若夏夜天穹美人的慧眼。
信口开河一回,噫吁戏,呃呵呵;口若悬河一次,嗨咯吒,啷个里。诗不打油失大雅,下里巴人更嚣张。精致至极比如大俗,婉约毕至便是韩妆的脸,诗词成调便是歌,哼唱随意便成曲。
(嗨咯吒)!来一杯三峡牌的咖啡,巫山的云翳便是咖啡乳白的泡沫;喝一杯高峡的美酒,三峡的激流便是美酒醉人的高度。(噫吁戏)!读一首三峡的诗歌,不是诗人也会有诗仙的风流;看一回三峡的流星,想不入梦也会升天……
嗨咯吒也好,噫吁戏也吧;想象着李白式的嗷嗷狂狷,同情着子美的忡忡忧心;离骚也好,诗经也罢。与其念五字真言,不如磨犀利笔尖——读不懂的不是文字,看不清的不是画卷,抒不仅的不是情怀,唱不够的不是心曲……远而近,古却今,是而非,黑极白;岁月不老,青春常绿;文曲荡漾处,心醉流觞间。迷恋也好,烂醉也可,看和谁一起风流至今。
情殇也罢,哲理也好;打成一个结,捆绑就是就是人生;思远在出世的深处,淡薄在人间的红尘。点点滴滴、孤孤寂寂,敲敲打打、字字句句,都不作人语。因为,所有的文字,仅仅是诗人滴落在稿签上的闪烁着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