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解读|部编教材二年级

语文教案 2019-3-28 1475

  一、单元概述

  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春天”,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有童话故事,还有记叙文。课文展现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孩子们找春天的快乐、礼物花籽的神奇和美好,以及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好、人物内心的美好。

  口语交际的话题《注意说话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命令。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意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积累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单元课时安排

  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12-14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古诗二首》: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

  《找春天》: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开满鲜花的小路》:

  1.认识“邮、递”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啊”,会写“鲜、邮”等9个字,会写“鲜花、邮递员”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3.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邓小平爷爷植树》:

  1.认识“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会写“爷爷、植树”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默读第三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3.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

  2.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

  1.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

  2.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语文园地》“书写提示”:

  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语文园地》“我爱阅读”:

  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识字与写字毫无疑问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要求认识6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这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统编教材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本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中,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

  如:《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找春天》“朗读课文。”“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口语交际,话题就是“注意说话的语气”,小贴士“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根据不同的提示,读读下面的句子。”

  “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注意重音”,是二年级下册提出的新要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多次训练学生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句式的语气。二年级下册,在继续强化落实不同句式读出不同语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尝试根据语意读出重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体现了朗读能力的发展序列: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向读出情感、读出理解过渡。

  3.借助插图讲故事

  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统编教材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不仅在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而且单元与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二年级上册,就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图片、借助关键词或关键句讲故事。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又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插图讲故事,而且在上册借助多幅图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借助单幅图讲故事。

  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中,通过泡泡语提示“我能借助插图讲这个故事。”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练习题中,提出“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在二年级下册的后续单元,还会有借助插图讲故事,以及借助关键词或关键句讲故事等多种方法讲故事的训练要求,直至第七单元“借助提示讲故事”作为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年级下册,不仅继续落实二年级上册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要求,而且在方法习得、能力发展上螺旋上升,从而为中高年级复述课文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单元教学策略

  1.识字教学

  统编教材语文课后双横线里的字,是要求会认的生字。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认读这些字的字音。

  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多次见面、反复识记、整体识记。课前预习时识记、初读课文时随文识记、识字学词环节集中识记、精读课文时随文识记、课后复习等多次见面,带拼音、去拼音、随机抽查、游戏巩固等多种形式反复识记。教师不要过多地甚至逐字地进行字形分析,以免拔高要求,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只有两种情况例外:(1)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新偏旁放在双横线里的字中,因此,教学时需要对字形进行适当的分析,以达到认识新偏旁的目的。(2)若不分析字形就特别容易混淆或认错的字,如“渴”“喝”等;或分析字形对认读生字特别有帮助的字,如“剪”下面是“刀”不是“力”,“鲜”是由鱼和羊组成的会意字等。

  其次,利用多种语境,了解字义,强化生字识记。课文中的词语,课后拓展的词语,以及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词语等,在这样的语境中了解字义,帮助识记生字。

  再次,联系旧知或补充新知,适度拓展,触类旁通,强化生字识记。如,识记“咏”,可以由“咏柳”拓展“咏鹅”“咏梅” 等等;识记“梢”,可以由“树梢”拓展“眉梢”“发梢”等等。

  2.写字教学

  统编教材语文课后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有的是之前已经会认的字,有的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教学环节,无须在认读双横线里的生字之后,再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认读这些字的字音。要求会写的字,主要是随文巩固字音,在书写指导之前巩固字音。

  识记字形时,主要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编字谜、编口诀等形象的方法。

  书写指导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三看”: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二年级下册每课要求会写的字一般为八个或九个,通过观察结构,可以把这些字分为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或包围结构等类别的字,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识记字形的效率。同类结构的字,再观察各部分的宽窄、长短、大小等比例,同样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识记字形的精确度。最后,再抓住关键笔画,如有的字作偏旁时,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发生了变化,或者笔顺发生了变化,压横中线或竖中线的笔画,在一个字的结构中起支架作用的笔画,穿插避让的笔画等,牵一发动全身,以达到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端正的目的。

  3.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

  (1)关于语气的教学

  朗读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句式读出不同语气、根据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

  (2)关于重音的教学

  首先,教师要清楚确定语句重音的原则。确定语句重音,只能从作者的思想内容、语意脉络和听者心理等方面找依据,即语句重音由作品的话语目的和具体的语境决定。

  其次,教师要找准语句重音的位置。一般来说,语句中传达新信息的词语、中心词、体现语句间逻辑关系的对应词、描摹形象再现情景的关键词等,可以作为语句重音。

  再次,教师要掌握语句重音的表达方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提高加大声音、降低放轻声音、重音前后加停顿、放慢语速等方法来表达语句重音。

  4.借助插图讲故事

  借助插图讲故事,首先要了解插图的主要内容。其次,要知道插图对应的课文段落,抓住关键语句。

  如《开满鲜花的小路》,插图呈现的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条小路上依次是刺猬太太的家、狐狸太太的家、松鼠太太的家;插图对应课文第6-12自然段,关键语句是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松鼠太太看到的景象和所说的话。

  《邓小平爷爷植树》,插图呈现的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插图主要对应课文第3自然段,关键语句是围绕植树进行的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最后,借助图片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讲故事。

  5.实践活动:找春天,植树

  本单元有两次实践活动:

  在《找春天》中,泡泡语“我们也去找春天吧!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课后思考题“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中,泡泡语“植树节的时候,我们也去植树吧!”

  两次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学完相应课文后进行,时长各为两个星期;可以个人行动,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成果展示方式可以是图文并茂的小报展示,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现场汇报。总之,实践活动落实要保障时间,要重视过程,要展示汇报。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