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部编教材二年级

语文教案 2019-3-28 821

  教学目标:

  1.认识“楼、瀑”等12个生字,会写“楼、烟”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书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楼、依、尽、欲、穷、层”6个生字,会写“楼、依、尽、黄、层”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登鹳雀楼》并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说诗句意思,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登鹳雀楼》;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古诗,你们都会诵读哪首古诗呀?谁愿意给大家背诵?

  2.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有名的大诗人,(出示诗人画像)这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简单介绍王之涣。

  3.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写的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课件出示登鹳雀楼的图片,了解地理位置和景色。

  4.随文识记生字:楼

  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记忆生字:楼组词语:高楼、大楼、楼房、楼层、高楼大厦等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圈出诗句中要学的生字。

  2.逐句朗读,反馈读音

  (1)注意鼻韵母字音。出示ppt:尽、穷、黄、层

  (2)需要读准的生字。出示ppt:楼、依、欲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按照结构记字:

  左右结构:楼、依、欲;上下结构:尽、穷、层;上中下结构:黄。

  (2)熟字加偏旁:尽、穷、黄、层、楼、依、欲;同偏旁记字:尽、层。

  (3)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和同桌分享一下。

  4.再读诗句,巩固字音。

  三、想象画面,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诗。

  (1)读一读这句诗,你知道了什么?哪里不明白?

  (2)结合图片,全班交流。

  诗句里都写了哪些景物?(白日、山、黄河、大海)

  白日就是夕阳的意思;依是依傍的意思;尽是消失的意思。入,就是流进的意思

  (3)再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4)有语气地读一读。

  2.学习第二句诗。

  (1)读一读这句诗,你知道了什么?哪里不明白?

  (2)和同桌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3)全班质疑答疑

  想想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样的景色的?他又想到了什么?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观看景色。想到了登高远望的道理。

  (4)有语气地读一读

  3.了解诗意,整读全诗。

  (1)连一连

  白日依山尽若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

  黄河入海流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层楼。

  欲穷千里目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更上一层楼夕阳依着远山慢慢地西沉,

  (2)再读全诗

  四、反复诵读,记忆积累

  1.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2.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3.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

  课件展示视频《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4.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

  学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五、书写生字

  1.学写生字:观察汉字结构和占格。

  “楼”、“依”左窄右宽。

  “尽”字上面的尺要写得略扁一些,给下面的两个“点”留出位置。两点起笔都在左下格,落笔在竖中线上。

  “黄”是上中下结构,中间一个长横下面是个由字。

  “层”左上包右下,“云”要写扁,第二个“横”要写长一些。撇折从竖中线起笔。

  六、拓展小结

  1.这首诗写出了落日长河的壮美景色,更告诉了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其实像这样写景色说自己想法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本课要学的第二首诗《望庐山瀑布》,还有朱熹写的《春日》、王之涣写的《凉州词》等。

  2.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望庐山瀑布》并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说诗句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登鹳雀楼》;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复习导入

  1.回忆诵读《登鹳雀楼》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位大诗人写的诗作。

  出示诗歌题目:李白《望庐山瀑布》,读一读诗题。

  3.谁记得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给大家背诵一下。

  4.“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距离比较远用望,近距离使用看。

  再读诗题,读出理解和节奏。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圈出诗句中要学的生字。

  2.逐句朗读,反馈读音。

  需要读准的生字。出示课件:瀑、布、炉、烟、川、照、挂、遥。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按照结构记字:左右结构:瀑、炉、烟、挂;上下结构:布、照、层;内外结构:遥;独体字:川。

  (2)熟字加偏旁:尽、穷、黄、层、楼、依、欲。

  (3)字理识字:川chuān

  出示小河流水的图片,出示川字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字体的图片。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记生字,和同学分享一下。

  4.再读诗句,巩固识字。

  三、想象画面,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诗。

  (1)读一读这句诗,你知道诗人写了哪些景物?哪里不明白?

  阳光、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瀑布

  (2)全班分享:

  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

  (释义)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学习第二句诗。

  (1)遥看瀑布挂前川。

  说说自己看到过的瀑布什么样子,你有什么感觉?

  看图片感受“挂”“前”“川”的意思。

  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2)“遥看”就是远远地看,这个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释义)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3)再读诗句,看图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4)有语气地读一读。

  3.学习第三、四句诗。

  (1)读一读这句诗,你知道这两行诗中哪一句是李白看到的,哪句是他想到的呢?

  第三句是李白看到的,第四句是他想到的。

  (2)出示视频,感受神奇。

  看到这样的瀑布你有什么感受?

  诗人写“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里面的“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

  表示瀑布很高,水流很急。

  (释义)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是李白在夸张地称赞瀑布的神奇壮观。

  (3)图片对比,了解诗意。

  “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示银河和瀑布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把银河竖起来和瀑布很相像。

  银河真的落在了庐山吗?你从诗句中哪个字知道的?

  “疑”字。疑:怀疑。作者疑什么?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还可以组成九霄、九重。

  引用资料理解:《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武元衡: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春宿左省》杜甫: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释义)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写出了瀑布的高大、流水湍急的特点。

  (4)有语气地读一读,边读边想想这是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

  3.整读全诗。

  (1)看图说诗句,出示图片。

  (2)想想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样的景色的。

  诗人站在香炉峰下观看景色。

  四、对比诵读,记忆积累

  1.出示本课两首诗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说说。

  (1)相同点:两首诗歌诗人都是唐朝人,诗歌都描绘了祖国山水风景。

  (2)不同点:

  南北有差异:一个是北方(鹳雀楼),一个是南方(庐山);

  地点不同:一个在楼上,一个在山前;

  角度不同:一个是由远及近,一个从上到下;

  不同的山(相机板书:群山、香炉峰)

  香炉指的是香炉峰,所以可知这里山仅指一座山峰。而“白日依山尽”中的“山”指的是群山,而不是一座山峰。此时诗人是远眺群山。

  不同的“水”(相机板书:黄河水、瀑布水)

  一个是滔滔的黄河水,一个是飞流直下的瀑布。颜色不同,方向不同,状态也不同。前者平行于大地,向东入海;后者犹如从天而降,注入河流。同样都很壮观,但又不尽相同。

  2.请同学们结合配乐来练习诵读这首诗。

  3.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谁愿意吟诵这首小诗给大家听?

  五、书写生字

  1.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观察汉字结构和占格

  “炉、烟、挂”都是左窄右宽,左右两边的高低长短,除了“烟”字是左高右低之外,其他几个字都是左右同高、同长。“火字旁”的书写及笔顺:点、撇、竖撇、点。

  “挂”字右半部分是两个土组成,书写时要注意;还要主意“横多等距离”的构字特点。

  “川”注意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三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但上下都不是一样齐的。

  “照”下面的四点底宽于上面的部分,上面的结构要写紧凑。

  六、拓展小结

  1.学了这首诗,你们一定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品味到了词句的精美,也受到了诗人大胆夸张、想象手法运用的启发。

  2.这样描写壮美山河的诗还有很多。如,课件出示:《江雪》、《敕勒歌》、《鹿柴》、《绝句(两个黄鹂)》,我们来读读吧。大家感兴趣可以再找来读一读,分享给大家。

  3.完成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词语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两字词语中的两个汉字意思相对或相近,放到了四字词语中,都在第一和第三个字的位置,意思也是相对或者相近的。

  在平时,你还看到过这样的词语吗?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