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统编语文一下教师用书。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2个生字都分布在第1自然段。教学时要注意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初读课文时,重在解决读音,把字音读正确;阅读活动过程重在生字读音的巩固及字义的理解。“想、京、广、常、壮”5个字都是后鼻音,“安、观、门”都是前鼻音,要注意区别,重点指导。如,在学习新课之前先复习前、后鼻音的拼读,学习生字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必要时可以进行前后鼻音生字的对照拼读。
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如,“非、常、壮”,在阅读活动中与生字多次见面,达到识记的目的。还有一部分生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1)熟字+部件:
京:京字头+口+小安:宝盖头+女观:又+见
想:木+目(相卜心路:足字旁+折文+口(各)
(2)字谜识字: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观:再次见面。
(3)熟字比较:诉一听厂一广门一们
教师还可以采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如:
告:公告、告诉、广告
路:公路、马路、铁路
京:北京、南京、京戏
广:广大、广阔、广场
壮:壮大、壮观、壮美
观:观看、观众、观察
常:非常、经常、常常
字义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如,“非常、壮观”的教学,可以结合在句子中学习,建议如下。
通过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知道“非常”的意思就是“十分、特别”,
就是“十分壮观、特别壮观”。“壮观”一词比较抽象,不要枯燥地讲解意思,可以借助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如,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受壮观的场面。
2.写字。
本课要写6个生字,以上下结构和独体字为主,在字形的把握上难度不大。“会”和“走”里面都有“撇”和“捺”组成的“人”字,但是长短不同、角度不同,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书写。“走、北、门”的书写笔顺比较容易错,要重点指导。
本课6个字书写要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如,开会、开门、大门、走来走去、走动、北京、东北、广大。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1)课文中“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等偏正短语较多,而带有偏正短语的长句子也是学生的朗读难点。可以采取分层指导读:
①读好词语。朗读的难点在于“北京天安门、壮观”同个词语中的前后鼻音的转换,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同桌互读等方式,将词语读正确,做到连词读,不破词。
②读好短语。通过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指导将助词“的”读得又轻又短。另外,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词赋予事物具体的形象,可通过师生对读的方式,渗透偏正短语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出短语的韵味。如,老师问:“怎样的小路?”学生答:“弯弯的小路。”
③读好长句子。文中有一些由偏正短语组成的长句子,朗读指导时,可以先读好偏正短语,然后读好句子。如,指导读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先读好: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然后连起来读好句子。
(2)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朗读句子:
句1:我想去看看。
句2:我多想去看看!
句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让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教学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我”的感受,引发情感共鸣,读出真情实感。
2.理解运用。
本课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幅图分别对应哪一个自然段,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可根据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北京和新疆:借助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和新疆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出示相关风景图片,请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学生介绍,增进学生对北京和新疆的认识,激发情感,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文中的个别词句,对学生而言有理解上的难度,要重点化解、落实。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了解意思。如“遥远”可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告诉学生走出天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时间,路途非常远。可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了解“壮观”的意思。
文中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了妈妈(爸爸)告诉“我”的两句话,再写了我对妈妈(爸爸)说的愿望。段落的结构、句式、情感表达上都有相同之处,建议重点教学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3.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不能简单理解为读好感叹句。文中“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现了两处,这句话既是感叹句,又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表达了“我”想去看看北京(新疆)的强烈愿望。教学时,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进行朗读指导,必须放在语句中,在学生体会了“我”的感受和心情之后,读出真情实感。
“读一读,记一记”集中出示了文中所有的偏正短语。可以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步落实:在初读课文时出示,帮助学生正音,读好短语的节奏。在具体学习课文,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短语,并读好所在的句子。在课后练习中,再作整理、积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拓展说说此类短语。
“以‘我多想……’为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这是人学以来第一次提出写话的要求,旨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愿写,乐写。教师千万不要对学生的写话提过多、过高的要求,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就达成底线目标了。在学生写话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降低学生的写话难度。
三、问题提示
★文中的“我”是不是同一角色?
不是同一个角色。虽然作者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儿童向往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但第1段是以新疆小朋友的口吻写的,第2段是以北京小朋友的口吻写的。从插图也可以看出,上图是新疆小朋友心系北京,下图是北京小朋友向往新疆。
四、实践活动
1.收集有关北京或者新疆风光的图片,在班级里介绍交流。
2.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