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走进自然、热爱自然|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528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

  人类的文明史始于对自然的认识和研究。

  引领孩子认识自然,启迪他们智力的发展和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这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重要方式。

  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大自然文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培育生态道德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自然文学的内涵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切必备的条件:阳光、空气、水、食物……因而人类在早期时对大自然视若母亲,顶礼崇拜,奉若神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对大自然进行了无情的攫取,狂妄地任意改造自然……直到大自然严厉惩罚人类的愚蠢,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甚至面临生态危机。生存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审视的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即使是科技发展到今天,在茫茫的宇宙中仍然只有地球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只不过是大自然千万臣民中的一员;是大自然中的万物组成了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生物圈;在这个生物圈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滋养人类的母亲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她需要人类的呵护、节制才能永葆青春的美丽……总之,应尽快走出“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达到“人类属于大自然”的境界——崇敬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书写大自然的文学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和需要。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可否这样简单地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维关系中,文学即是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故事。但几千年,我们的文学多是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故事;却很少有专门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人类与自然矛盾的激化,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大自然文学应运而生。

  之所以称之为书写大自然文学,意在突出人与自然的故事。第一位将西方自然文学介绍到我国的,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程虹博士、教授,那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文艺报》曾连续整版刊载了她写的评论。她满怀热爱大自然的激情,以明晰的思辨,优美、灵动、充满诗意的文字,解析、阐述着自然文学的丰富内涵。其难以企及的境界,曾感染了很多读者。

  其实大自然文学自古有之,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有很多关于自然的描写,孔夫子评价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虫鱼。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也都留有众多描写自然壮美的诗篇。到了20世纪,有了新的时代使命,大自然文学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单纯地赞美自然或以自然风景作为介质抒发作者的情感;作家有了融入自然的审美视角,进行着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使大自然文学不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也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空间。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试想,如果失去了生态文明——人类的生存都岌岌可危——其他的文明还有基础吗?

  二、大自然文学的价值

  (一)大自然文学与生态道德

  简单地说,大自然文学是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自然”应是真实的自然,或者说是原生态的自然,是科学的自然,而不是童话或寓言式的自然。也可以叫作“原旨大自然文学”。

  首先,想要创作大自然文学,必须先去认识自然。我是用了40年时间在大自然中探险、认识和观察自然的。我发现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比如苹果、梨子等都是结在果枝上的,但可可、番木瓜却是在树干上开花结果,地榕果是在树根上开花、结果,更有在树叶上开花结果的叶上花。再比如我们常见的杜鹃多是灌木。然而在云、贵、川、藏却生活着乔木杜鹃,在高黎贡山更有高二三十米、胸径一两米的大树杜鹃。我一直寻找,历经21年,才在高黎贡山无人区寻访到了它的踪迹。正是基于我多年的实地观察,四处探寻,我笔下的《寻找大树杜鹃王》才能展示着生命的壮美,祖国的美丽,及植物学家崇高的民族精神。另外,我创作的《美丽的西沙群岛》《大美阿尔金》,等等,无不是这样写出的。

  其次,引领读者认识自然之美应是具象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空泛的。大自然文学把新鲜、奇异的种子,散发着清新空气的生命种进读者心里,如“胎生植物”秋茄,先是结在树上的仿棰形种子,直到生出了两片绿芽,母树才将它娩出,种子形成仿棰形的结构,自由落体式地稳稳当当插入了沙滩,完成了栽植,俨然已是树苗。而这正是植物为了从陆地走向大海,适应潮间带风浪的环境,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成就的生命辉煌。西藏地区也藏着不少类似的壮美生命。我的《喜马拉雅巨柏群》一文记叙的就是我们在林芝地区看到的高二三十米,胸径多在两三米的柏树群落。林学家说胸径达到一米的,就应称之为“树王”。这里最伟岸的树王,据资料说胸径有5.03米。树王是我们今天唯一能看到生于百年、几千年前至今依然鲜活的生命!最为震撼心灵的还有我们在古庙中看到的唐柏、宋柏,大多都是苍劲虬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这些巨柏身躯如红玛瑙闪光流彩,鼓突的树根圆润发亮。不禁让人感慨,生命竟然如此壮美!

  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还是人们精神家园的根基。人们总在自然中寻找大自然的抚慰,寻找心灵的风景,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人们为什么要走进自然,不远千里、万里去旅游。

  最后,大自然文学在培育树立生态道德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的支撑。几千年来,人们已制定了多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法律和道德,却没有制定、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相处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当人们认识到正是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的缺失,才导致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生态危机的突现,因而开始重视生态法律的制定。但生态道德的树立仍然难以得到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规范。一是我们在“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中走得太久;二是相比较而言,生态道德的树立比之于生态法律的制定,有着更艰难的一面。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道德却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自觉的行为,需要终生的努力。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的崇高风尚。这更加说明需要生态文化的长期熏陶,而大自然文学正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即是人与自然相处中应遵守的规范行为,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其实质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而这正是大自然文学的主旨。这是文学的社会功能。这是时代赋予书写自然文学的任务。

  (二)大自然是知识之源——鹦鹉螺中的智慧

  人类是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中总结了知识,发展了智慧,并上升为科学。科学的发达又引导、促进着人类的发展;无论是从物质的层面还是精神的层面都是如此。但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钢筋水泥切断了很多人与自然相连的血脉之后,人们常常忽略大自然是知识之源这个最基本的事实。

  2019年,我在西沙群岛第一次有机会仔细观察鹦鹉螺,那是在永兴岛上的南海海洋博物馆的展架上。它是四大名螺之首,它那如鹦鹉鸟一般的奇特造型、白色螺壳上橙色的火焰花纹,闪耀着诱人的魅力。来到深航岛的一个傍晚,战士小高领我们到岛的北边去看对面的晋卿岛。走在退潮后露出的大片礁盘上,意外地拾到了一只鹦鹉螺;虽然壳已被风浪破损,但仍可清晰地看到壳内螺旋迂回,形成一个个隔舱,舱之间有带相串联。

  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几位海洋生物学家见到过活体的鹦鹉螺;因为它生活在100米深的海底,只在夜间才浮上来觅食。原来它要上浮时,会制造气体充盈隔舱,下潜时却排除空气,吸入海水。这种生存技巧激发了仿生学家的灵感,制造了潜水艇。于是,世界上无论是用电池作动力的或用核能作动力的第一艘潜艇,都是用鹦鹉螺号来命名,以纪念它的功绩。

  还有一说,鹦鹉螺还可能是天体演变的忠实记录者。每当月色姣好的特殊时光,鹦鹉螺会与月相约,群集海面,据说它记录了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真的如此玄妙?天文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鹦鹉螺壳虽漂亮,但不光滑,而是布满细细的波状纹(在深航岛捡到的螺壳看得较清楚)——波状纹就是它的年轮,每天长一条,一月有一隔,这种“波状生长线”的条数即是每月的天数。据化石考古:鹦鹉螺在距今4亿多年的中生代奥陶纪,每隔的纹数只有9条。到了距今3.5亿年的古生代石炭纪,每隔的纹数已有了15条。在距今1.9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每隔纹数是18条。距今1.37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每隔纹数增为22条。距今4千万年的新生代渐新世,每隔的纹数已达26条。也即是说在4亿多年之前,那时每月只有9天,随着斗转星移,却每月达到了15天、18天、22天、26天。现今,我国的农历每月是29点几天为一月——月大30天,月小29天。由此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月球仍是围绕地球运转,但离地球愈来愈远了。证实了宇宙至今依然在膨胀。

  一只小小的鹦鹉螺居然蕴含着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和智慧!即使是当今被认为科学三大尖端课题的生命起源、天体演变、物质结构这些深奥的科学,不都是隐藏在大自然的无限玄机之中吗?

  (三)大自然文学与教育

  大自然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孩子们认识山川河流、花鸟鱼虫,从发现生命形态的千变万化、构造的无穷奥妙……从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开始,进而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重视观察大自然在教育中的作用,并编写了有300页的观察教材《大自然的书》。他认为观察作文分成两类,一类是艺术类的描写文,如《学校附近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等,另一类则是科学类的描写文,如《燕子筑巢》《蚂蚁的生活》等。我想起十七八年前的一件事。那时我正在一所中学教书,还兼了班主任。有一次,我们组织春游:星期天去近郊的一座海拔只有一百多米,方圆不过六七千米的小山。但它也是这个城市郊外唯一的山峰。也正因为如此,它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绿化,山上林木葱郁。事前,我请大家观察山势和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以此写篇作文。

  同学们的作文,一扫过去那种空洞无物的状况,都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其中有篇作文的内容,我至今还记得,它详略得当地记叙了作者上山沿途的见闻:

  他发现山的东南部,在一条山沟的两旁,长了很多的常春藤、紫藤、青藤,它们茂密得纠葛在一起,如蛇如龙地盘旋;而山的其他地方,却很少有藤,或者长得很小。

  他又发现在林木稀疏的北坡,比较起来,树木生得精壮,但主干不高,且弯曲、多枝杈。而树木茂密的南坡、东坡,树干高拔、挺直。

  他还发现马尾松、雪松的树冠下面,基本上没有草本植物生长,地面上光秃秃的,纵然有几棵小草,也长得面黄肌瘦。而栎树、榆树……阔叶树下,却被草本植物、小灌木、幼树挤得严严密密。

  作文的最后,说到他带着这些问题和同学们的争论,又去找老师评判,终于搞清楚了其中的原因:山的东南坡,阳光充足,小山沟又提供了充沛的水分和湿度……这些自然因子,刚好组成了一个小小的适合藤类植物生长的环境!

  树木为了争夺和充分利用阳光以及有限的空间,树木稀疏处,它们主干不高,但杈枝多,长得粗壮;林木茂密处的树木,只有拼命地向高空发展,才能获得最多的阳光。

  针叶枯落后,难以腐烂转化为有机质,因而林下土地贫瘠;而阔叶树林下,由于落叶容易转化为有机质,土壤肥力提高。这虽然不是全部的原因,却是林下植物丰盛与否的主要原因。

  这种科学类的描写文培养了学生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有关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基础知识。以往的写景作文形式老旧,无新意,对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个难题,这里提供这个范例和指导思路,供各位老师参考,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零距离观察,激发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这三点正是科学作文教学的“三根支柱”。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