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蚱蜢航行|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564

  蚱蜢要去旅行。

  “我要找一条路,”

  他说:

  “我要顺着那条路走,路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阿诺·罗北儿

  2019年12月11日,随着蚱蜢的航行,我来到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现场——重庆的谢家湾小学,与四年级四班37位小朋友及热爱小学语文的伙伴们共同经历一堂寓言的教与学。

  寓言,一种透过精简虚构的故事,暗示或譬喻一个教训或哲理,我选哪个文本?在思考这场寓言教学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什么文本?我尝试理解孩子的“已知”,这班谢家湾小学的孩子在课堂上、课堂外学过了哪些寓言故事?顺着这样的思路,我的教学自备就从文献探讨开始。我发现,大陆当代小学语文教材收集的中外寓言非常多,如《庖丁解牛》《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瞎子摸象》《猴子捞月》《龟兔赛跑》,等等。那么,我要选哪个文本?是孩子熟悉的?还是孩子不熟悉的?

  台湾小语会的吴敏而教授、许学仁教授、玉连老师、文玲老师、翠玉老师、若葳、胜贤及芳妤伙伴,还有好友慧萍、春娇、舒敏、秋蓉校长,等等,在现场、LINE上、课堂里或E-MAIL的你来我往激荡下,我经历了最美丽的共备历程!愿将这样的历程与大家分享。

  思考一:选哪篇寓言故事?

  努力搜寻及阅读完内地寓言教学的内容及技巧,我发现两岸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其实差不多,于是我回过头来阅读台湾寓言的教材,试图从台湾教科书编辑的指引中看看有无曙光可追寻?

  作者:选文本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前几天我选《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及《狐狸酸葡萄》这三篇。喜欢酸葡萄的另类启示,除经典启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外,另外似乎也可以引导到遇到困难也很努力尝试了其实是可以转个方向的。但我也钟情前两篇,即《狐假虎威》与《鹬蚌相争》。因为这两篇文本是小学课本,六年级教材,难度高一点,放在四年级的教学上,又有教学指引可参阅,感觉上比较安全。但是指引上其实并没有一种模式可参考,感觉上起课来就跟以前一样,先把故事陈述完,最后会告诉读者,这故事在告诉我们某个启示。至于教法,几乎都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互联网上《狐狸酸葡萄》这篇有很多人教过,学生分别饰演狐狸,揣摩那种吃不到葡萄的心,透过情境引导营造,感觉还不错,但就是太多人教了,故事也有点家喻户晓。另两篇,我询问过我们学校的六年级导师,都很好玩,她让学生角色扮演鹬蚌及狐虎,趣味十足、启示明确。

  我发现寓言故事的教学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先说故事,再告诉这个故事的启示”这样的模式。我思忖着,我不仅仅是在做一堂教室内的教学,作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公开观摩课,寓言故事及教学方法都需要我斟酌再三。

  作者:《鹬蚌相争》和《狐假虎威》其实都很有趣,我应该可以做很大的鹬和蚌,也可以做狐头与虎皮,课堂效果应该不错。我查过网络,这两个故事都有动画可利用,配乐和旁白也不错。我试着用结构化处理的方法,教学流程也许可以是这样:

 

  好友1:四地的教学,如何凸显我们的特质?一个寓意,中国用此手法,国外可能是另一种手法呈现,可以对比一下。

  好友1:寓言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总告诉孩子,这个寓言给我们某个启示;如果换个角度如何?以孩子的角度是请孩子说一说道理。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寓言的启示。例如,罗北儿的《蚱蜢旅游记》,你想对摆渡的蚊子说什么?你想跟蚱蜢说什么道理?也许读者也会告诉文本中的角色某些道理。如果你是作者会如何铺陈?不同的人也许会说出不同的道理。最后,孩子会自己发现,所谓的寓言就是说道理,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道理,写法虽不同,但读者就是会看得出来这道理。不是教什么,而是儿童得到什么。

  好友2:我也觉得罗北儿系列的书还满有意思的,可考虑。

  备课初期,我拼命找有影片的中国寓言故事,因为,我觉得那样会让课堂精彩度提升,于是,我被传统寓言所淹没,迷失在传统寓言的教学模式里,我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样的课堂有什么好玩的。小语会伙伴的对话引领我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寓言,我开始认真去搜寻最近50年的新寓言,信谊出版社的智慧寓言、罗北儿的套书,我发现我的触角开始向外扩展,我想挑战幽默、思考性高的新寓言,对读者、对教者都是一种挑战。最后我发现,新寓言——罗北儿的《蚱蜢旅游记》可能可以展现寓言教学新风貌。如同小王子般,跟着蚱蜢去旅行,体验人生、学道理。

  思考二:这篇寓言故事可多加点糖衣吗?

  当我已经选定《蚱蜢旅游记》,而且决定开始深入研究教法时,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我觉得罗北儿的故事寓意深远,但遣词用字简洁。为扩展我的视野,我像海绵般拼命吸收寓言欣赏与指导相关的书籍。此时,我阅读到一篇《狮子和小苍蝇》,深深被其优美的文辞所吸引,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蚱蜢旅游记》的故事不够甜,我想加糖后再给孩子们阅读。

  好友3:考虑一下时间因素,教学只有40分钟,此时间内是否可完成《蚱蜢旅游记》。思考一下故事和寓言有何不同。提供两本关于寓言教学的书供家珍参考。《中国小学生寓言童话阅读指导》及《寓言欣赏》。

  作者:我看完这两本书,也看完罗北儿的一系列套书,有一些想法。我喜欢罗北儿的《蚱蜢旅游记》,但《寓言欣赏》中的《狮子和小苍蝇》也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后者的文句真优美,读寓言变成一种享受。例如这一段:“他语音刚落,就亲自吹起了冲锋号,他既是号手又是勇士,一开始他就摆开阵势,接着看准机会向狮头扑去。狮子被他搅得几乎要发狂,那四爪的家伙眼冒金星,口吐白沫,他一声怒吼,附近的野兽就怕得发抖,躲了起来,没想到一只小苍蝇居然造成了这样惊慌的局面。”

  好友4:《狮子和小苍蝇》这篇寓意很明确,《蚱蜢旅游记》思考性较高。在教学上若要呈现节奏感及明确性,可能挑战性较高。

  作者:我喜欢《蚱蜢旅游记》。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小王子,每一则蕴含一个道理,很有思考性,但《狮子和小苍蝇》这篇的“写法”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

  好友5:《狮子和小苍蝇》文字优美,寓意清楚。《蚱蜢旅游记》很有趣,但文字较简单。

  就这样,我开始替《蚱蜢旅行记》“加点糖衣”,例如,原文写着:蚱蜢要去旅行。我把它改写成:这天,刚满20岁的蚱蜢向家人道别。他说:“我长大了,要出去见见世面。”说完,就愉悦地吹着口哨,迈开步伐上路。……

  作者:改写完毕。寓意是什么?我觉得好像有不同角度。从蚱蜢来看是体贴、遇到问题想方法解决;蚊子是坚持岗位但需要变通。从读者来看则是改变别人不容易就改变自己吧!突然觉得新寓言可以从不同角色讲寓意,蚱蜢、蚊子和读者,三个寓意。

  好友4:也许新寓言就是这样不同。不再是二元对立。我们要先确认我们认为的寓意的可能性,也可以分角色特定寓意。不同角色有不同判断的项度,例如:蚱蜢,提醒我们什么?蚊子,提醒我们什么?这两位都是第一人称的角度。读者则是第三人称,但这与生活经验有些抽离,孩子可能不太懂。也许可以先在班上试试,也许是:对XXX的行为表现给他们什么建议?

  接着,我带着我自以为改写得很好的寓言故事进入班上,我手舞足蹈地和孩子们一起深情地读这篇寓言故事,孩子们眼睛亮了,笑了,我也陶醉在情节当中,然后我们开始讨论这篇寓言故事。

 

  我发现,孩子们顺着我的糖衣品味这篇寓言,这层糖衣太有情绪的味道了,孩子们被我的情绪糖衣所绊着,寓言的设喻立意、深刻的思想与意义,根本是遥不可及!

  作者:我改了航行记试教后发现,孩子的回答好简单喔,他们似乎都是看到情绪的部分,都是做人要有礼貌、要温柔,不要太凶,等等。

  好友4:也许提问要改一改,感觉上没回到文本上来。试着利用提问引导他们去看细节,抽线索,让孩子沉静起来,不然只会停留在情节上。例如:蚊子为何坚持“规定”?什么情况下会有这些规定? 蚱蜢为何会愿意听蚊子的? 读完了故事,你欣赏蚱蜢还是蚊子?为什么?

  好友6:我教过这篇,文字简单但孩子不会不懂,你要不要试试看用原文。

  “试试原文吧!”我对自己这么说。于是我把教材改回原文,决定来场原汁原味的寓言教学。

  思考三:如何与孩子一起探索包在寓言最内层的道理?

  《蚱蜢旅游记》是阿诺·罗北儿(Arnold Lobel)的作品。罗北儿号称当代最尊重儿童智慧的作家。他的作品除了温馨,带点茶香的趣味外,更能引导孩子高层次思考。《航行》篇是描述蚱蜢旅游时面对坚持“规定就是规定”摆渡的蚊子。

  我要如何引导孩子一起来探索包在故事情节内的深刻寓意呢?

  好友3:思考一下:我们想要包装的中心主旨是什么?这寓言故事的目的,包在最内层的是什么?

  作者:我觉得我想朝三条线来发展——从蚱蜢来看是遇到问题想方法去沟通解决;蚊子是坚持岗位很重要,但需要变通;从读者来看则是:凡事墨守成规的,不晓得临机应变的人,常常会遭受到不必要的失败和挫折。故事中的蚊子,如果是遇到比自己小的昆虫,当然要对方上船是必须的;可是一旦遇到比自己的船还要大的生物,请对方上船就多此一举。人间的事务繁杂万端,我们固然有基本的处事原则要去应对,可是,仍然得配合时地做若干的调整,才能变化出更合宜、更多样的办法来,也才有更多成功的机会。遇事时应该灵活变通,而不是执着于原本的规矩,像《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及《截竹入城》应该都是这样的寓意。

  好友1:大家思考一下:寓言的目的是什么?寓言应该是想说这个,但又不明说这个,让读者自己去想,读寓言可能要找到寓言最重要的这一点。也许可以透过几个提问就达成了,例如,问蚊子:“你怎么这么笨?你不会飞吗?你怎么不……? ”“你看不出来蚱蜢这么大吗?”请再次思考,寓言的寓意可能会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例如,“你觉得这故事在说什么道理?”

  好友7:分享:观点、七年级。要如何跟蚱蜢说道理?蚱蜢为什么如此听话?我用贴便利贴的方式分类,从活中去抓上层概念,蚱蜢是知己知彼、是尊重、表面上听话其实是……。

  几经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寓言教学案例产生了!这是一场提供学生多角度去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赏玩寓言故事中自己说出道理与启发的教学,至于教学的设计与课堂学习元素,邀请您来观课给予指导。届时,我们再来聊聊这篇寓言故事,听听两岸的学生给我们说了什么道理吧!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