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诗中体味“感觉”之美|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855

  感知汉语之美,发挥想象力进入文章的情境和“内在世界”,发展以感觉为基础的审美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要义。所谓文章的“内在世界”,就是文字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情境。本文将以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挖掘文本的“内在世界”,解析诗歌文本中的“感觉”之美。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儿童诗,有简单而丰富的情节,又富有浓浓的诗意,可以说是童话诗。首先,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色彩感与画面感。一般而言,对于阅读者,视觉体验是最直观的。文本中不仅出现了各种形状,如小鸡爪、小鸭爪、小马蹄、小狗蹄踩在雪地上所印下的竹叶、枫叶、月牙、梅花,还有多种颜色:竹叶是碧绿的,枫叶是火红的,梅花是金黄的或者玫红的,月牙则是金黄的或者银白的。结合汉字的特点,可以说,有些词语本身就是有“色彩感”的。在有经验的阅读者眼前,当雪地与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等词语相遇时,缤纷的颜色就呼之欲出了。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这些脚印去想象:假设真的有那样一些花花叶叶散落在了洁白的雪地上,该多么好看哪!甚至可以带着学生,试着给这些大大小小的脚印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

  其次,从诗歌文体的角度来讲,雪、竹叶、枫叶、月牙、梅花,不仅仅是表示某类具体事物名称的词语,更是一个个隽永的意象。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色彩感、画面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来的。课堂上我们不一定使用“意象”这个概念,因为孩子们不容易懂,但“意象”的意思多少还是要让孩子们去体会的。关于这方面,教师可以联系阅读闻一多的现代诗《色彩》:“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闻一多把生命比作白纸,妙在化“抽象”为“具象”,而课文中的“雪地”不就是“白纸”吗?这个比喻妙在化“大”为“小”。当然,也可以联系我国的古诗,很多古诗是非常注重色彩搭配的,由此产生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画面感,与“雪”有关的就有很多,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住在草堂,看到屋外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远处山岭上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近处江岸边停泊着船只。这些景物的转换,色彩的调和,共同构成一幅明丽的图景。

  同时,阅读文本时,更要用心感受这个文本的“画外音”。很多汉字本身不仅有色彩,还仿佛是有声音的,例如“雨”;有些汉字能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例如“雪”。优秀的艺术作品要能打破人们脑海中固有的刻板印象,形成陌生化效果,带来新鲜感。《雪地里的小画家》正是如此。课文一开始:以“下雪啦,下雪啦”这样孩子般的语调打破了大雪带来的静寂,奠定了文章轻松、欢快的基调。活泼可爱的大小动物纷纷上场,就像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他们奔过来,不是悄无声息的,而是欢天喜地的、手舞足蹈的。他们的脚步也是有声音的,尤其是踩在雪地上,例如,马的“得儿、得儿”;他们“画画”的时候也不是沉默无声的,而是伴随着欢叫,“叽叽”“嘎嘎”“汪汪”“嘶嘶”等。教师在解读课文中的四个排比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之后,不妨问问孩子们这些动物都是怎么叫的,请他们根据自己在家里或者在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经验,试着模拟动物们的叫声,感受“拟声词”的妙处,这样会很自然地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在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多处涉及拟声词,例如《说话》《两只羊》《小鸟念书》《青蛙写诗》《项链》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系统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拟声词的概念。拟声词的练习和准确使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完成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过渡。

  除了视觉、听觉,在解析文本时,我们还可以带上触觉、嗅觉。雪,是非常松软的、触手即融的,积雪在地上,踩上去,会留下深深的足迹。因此,雪地,就像天然的画布、宣纸;同时,梅花是有香味的,竹叶也是散发清香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阅读经验启发学生,如诗歌:“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观赏梅花、品茶来体会,通过嗅觉启迪学生。

  除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阅读这篇文章还可以调动“肤觉”,从“冷与暖”的对比来感知文本内容。冬天本来是很冷的,而文章里面的这个场景,让人觉得很热闹,很暖和。为什么呢?是因为通篇强烈的动感、节奏感。学生读了文章,可以根据实际经历去验证:文中的雪地,是厚厚的积雪呢?还是薄薄的积雪呢?太厚了可能就陷进去了,太薄了,又影响画的效果。其实呢,这里的雪,很可能是比较薄的,为什么呢?因为雪好像刚刚开始下,动物们就纷纷跑出来了,这就渲染了一种特别的喜悦,也暗藏着对于下雪的盼望与期待,相信许多孩子都曾有过这样的心情吧。

  本文在艺术内涵上还有几个特点:一是余味。在场和不在场、当下与未来、现实与联想构成了文本丰富的内涵,余味无穷。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关于四种动物的,作者最后则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到了不在场的另一种动物,画面因之得到了延伸,意境就深远了,青蛙的“呱呱”以及所象征的春天如在耳畔、如在眼前了。二是自然。雪,是大自然的一道风景。在文章中,“雪地”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小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戏耍,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符合孩子的本性,品味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又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因此,从情感熏陶的意义上讲,“大自然”成了这篇文章隐藏的主角。大多数孩子天性喜动,当他们看到大小动物纷纷登场,也会跃跃欲试吧。当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雪”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不同的,读者也可以对照体会。三是时间感。这篇课文中四种动物的画中共涉及三种植物,竹、梅、枫,一般而言,他们是不同季节的代表植物,是历时的,却同时出现在雪地上。也许会让我们想到,春、夏、秋等季节一起相聚在了冬天;而月牙则提醒我们思考:这篇课文的时间背景究竟是月光下的晚上呢,还是白天的某一个时间段呢?答案并不唯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只要说出道理即可。四是意象。竹、梅、枫、月,在中国的诗、歌、绘画中都是非常基本、常见的意象,教师可以联系经验进行体会,孩子们在这里只是得到一种印象,随着学习的加深,文化的积累,他们会逐渐懂得。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大都在六岁左右,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处于开始适应“学习”与“学校”生活的过渡期,他们的生理感觉、心理感受是敏锐的、细腻的,需要激发和唤醒,否则可能钝化和消退。这一时期的孩子恰恰处于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说孩子的想象力是葡萄藤,那么,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葡萄架,顺着语词连缀搭建而成的棚架,想象力的藤蔓会蓬蓬勃勃地延伸开去、开花结果。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