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学校推荐阅读了《今天怎样做教科研》一书,竟有豁然开朗之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也认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以,我们——一线教师,真的应该走近“教科研”。
第一步:读出新视野
作家王蒙这样讲:读书可以丰富青年人的精神状态,让人变得更深刻、更文雅。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学校乃至社会中最爱读书学习的一个群体。英国作家汤玛斯说:“书籍超越了时间的藩篱,它可以把我们从狭窄的目前,延伸到过去和未来。”我亦相信,读书是一趟深入自我的探险旅程,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书籍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底蕴,有了这种探险的历程和这种文化的力量,我们定会在一本本书中看清自己,看清过去和未来,并在不间断的思考中燃亮自己的潜能,走出狭隘,驱散浮躁,在心中开启一扇扇智慧之窗,开阔视野,涵养性情,丰富自我,修炼人格,为步入教育幸福的殿堂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当缕缕书香疏离了浮躁,当我们的内心回归了宁静,职业的幸福感已伴随着这缕清香如约而至,触手可及——备了一个好教案,上了一堂出彩的课,写了一篇自己颇为满意的随笔,与某个学生展开了一次有效的谈话,甚至是忽然发现某个学生有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无一不是我们已然寻到的幸福所在。
教育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心怀热望,手持书卷,定会且行且歌,收获不尽的精彩。
第二步:写出好想法
冯先生说:“一个不写作或一点写作能力都没有的教师,凭什么锻炼、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教学理解、教育思想?而没有教学理解、缺乏教育思想的教师,他又凭什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写作是教师走向卓越、走向优秀的必要条件”。所以,试着拿起笔想一想,写一写吧!
1、想一想,沉淀。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一幕幕故事不停上演,一个个主角轮番登场,我们有太多的素材,有太多的“米”。可是,流水的日子倏然而过,我们只是在艳羡一位位身边的名师成长起来,羡慕一位位专家华丽转身。读罢此书,我豁然开朗:原来,他们比我们多做的仅仅是想一想,把每天的工作和事情想一想,把好的做法沉淀下来,把不好的做法删除掉,日复一日的积累下来,专家和名师就“诞生”了。
2、写一写,锤炼。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把想出来的“精粹”记下来,就要经常写一写。这种想,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是教师随时将教材的关键点以及疑惑之处,课堂教学精彩片断,学生精彩发言以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一起交流。二是把问题或闪光的东西(教后记、教育随想、情境记录、案例分析、问题争鸣等)记录下来,这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长短处,长期积累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写作水平。三是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观点和要求,真实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思考、发现、感悟、体会或困惑。以记促思,以思促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写一写”,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并以此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第三步:做中寻方向
实践出真知。教师不能只做“我知道”,更要“我做到”。在一天天的实践中,我们把读出的、想出的做法和经验一一验证,落实,自然会有寻得前进的方向,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如此,积累、沉淀、提升,可不就达成了冯先生的初衷?实现了教师的完美蜕变?我想,这就是实践的智慧,科研的功效!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我想,在教科研这条路上,也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重要的是走在路上,是享受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结果,是成为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标。
在教科研的路上,我们不必太在意自己前行的姿态,我们要做的,设定目标,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