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师提出还是觉得教材太难,而且教材越变越难。提出了一些质疑,觉得零起点的孩子根本就跟不上,从而进一步发问:难道教育是为了优胜劣汰吗?
我想老师们的理念和我们教材编写者还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确实我们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我们进行的是国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不是为了选拔,也不是为了淘汰,不是为了在起跑线上就把很多孩子拉下,甚至赶到跑道外面去。所以我们教材的编写应该说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提出的都是最基本的能够适应学生生活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大家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们为了促进学生的平等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材里基本上没有出现类似“比一比”这样的要求。我们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步骤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说,我们的理念和提出问题的老师们是没有冲突的。
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这版教材做了很多的努力,特别是起步阶段尽量避免让孩子学的内容过多、过难。如汉语拼音的要求,我们说不要强调那么高,达到一个基本的能帮助识字的要求就可以了;识字的要求也不要拔得太高,能够帮助阅读就可以了。识字量的安排我们也更加机动灵活了,如学生在识字加油站的小活动里面也可以识一些字,而不是说用很多的识字材料承载识字的任务,整个教材的课文数量也是减少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强调学生要进行有兴趣的阅读,可以我们在教材里提供的这些内容都是最基础的。
从我们安排的这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并没有越变越难,而是提供了一些更为灵活的、选择余地也更大的内容给老师选择。我们的希望就是保底一定要牢牢地保住,不能学了一个学期下来,小孩子基础没打牢,没有办法为后来做一个很好的准备。但是同时我们希望能够更多地联系生活,更多地提倡课外阅读,做一个上不封顶的设计,这是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保底的内容如果我们来实施的话是恰如其分的,但是如果是孩子基础比较好的话,也有很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