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者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毕业赠言”。如何在此课例中体现本次会议“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研讨主题,又能体现表达课系列的改革动向,是本课所要着重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在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毕业赠言”。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教学体验。如何在此课例中体现本次会议“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研讨主题,又能体现表达课系列的改革动向,不仅是我自己思考的重点,也是参与研讨的各位专家关注的焦点。结合陈先云理事长在本次研讨会总结发言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运用、思维和初步审美的阐述,我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谈谈对此课的思考。
一、教材解读与目标定位
“毕业赠言”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第二组活动“依依惜别”的实践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习作。从内容上看,毕业是学生成长中一次重要的仪式,而赠言是这个重要时刻的一种特别的分别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习作更重要的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抒发,然后才是思想的传递和语言的倾吐。所谓“情动而辞发”,便是此次习作教学的内在逻辑。跟以往的实用性文体习作一样,本次习作不仅需要学习实用性文体的基本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表达出强烈的情感价值追求。
从习作指导的角度来说,“毕业赠言”内容的角度之广、层次之多、表达形式之丰富,是很多习作内容所不具备的。因此,把此次习作当成学生小学阶段的习作能力的综合运用,检视学生能否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否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仅需要达成习作目标,也需要超越习作的价值与功能,比如赠言传递、沟通交际的价值等,也应该有所达成。总之,要让此次习作成为学生思想表达、语言倾吐、情感抒发的机会和难忘的幸福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试图给学生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激起写作欲望,激活写作素材,从而为其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的达成提供凭借;通过比较辨析,明确赠言的习作要求,让学生在发现交流、修改、评价、优化等环节中,表达毕业之际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同学之间美好情感,从而达成习作目标。
二、教学预设与设计意图
习作是什么?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记录和证明,更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习作,表达的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整体,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句子、段落的表达训练。从根本上说,习作是不可能条分缕析、清晰科学地一点点分别地教和操练的。只有引导孩子们把习作当作自己的一种学习生活,一种情感抒发,一种思想与语言的倾吐,全身心地、自然地投入习作中去,习作教学才能成功,习作才能够说是生本习作,才会从根本上具有勃勃的生机。
那么,如何呈现“一个情感的、生活的、语言的整体”,如何让“理解、运用、思维、初步审美”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呢?笔者认为,主要从“外部推进”和“内部催发”两个层面,打通习作方法和情感体验的通道,实现习作课堂的内外共鸣。通过辨析、发现赠言的写作特点,辅以生活情境的营造,关注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细节,从“情感”“内容”“表达”三个层面写下毕业分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辨析赠言,发现秘妙
站在学习的起点上,学生需要明确两点,一是要理解赠言的情感、内容和形式,二是需要明白赠言的意义和作用。有了对赠言的初步感知,和对作用、意义的认识,习作便有了依托。为达成这样的教学,我预设了两个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一】
师:有一位六年级的同学收到了其他同学写给他的毕业赠言,我们来看看他收到了怎样的赠言?你猜猜他最喜欢哪一则?
出示三则赠言(略)。
预设:
第一句:空泛,没有针对性。
第二句:语言非常优美,读起来非常感人。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你的脑海中有怎样的画面?
第三句:用了排比的手法,语言朴素,很感人,而且有针对性。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师小结:是啊,读着这些赠言,我们发现赠言内容具有针对性,而且情感表达真挚美好。
【教学预设二】
师:周老师在师范毕业时,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毕业赠言,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看,赠言还可以这样写。
出示两则赠言(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以用诗歌的表达形式;可以引用名言佳句。
板书“表达形式多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赠言有充分的感知和理解。这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层面,也是学生习作的基础。因此,在第一个环节中,一是要让学生理解赠言不是千篇一律,空乏俗套;二是让学生明白赠言的语言要优美,能够打动人,有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要有画面感;三是赠言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同时在情感取向上能够给人以期待、鼓励、坚持和自信,等等。
(二)唤醒生活,激活言语
只有激活六年学习生活的点滴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写下感情真挚美好、内容有针对性、表达形式多样的毕业赠言。除了在第一环节中不断追问:“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的脑海中有怎样的画面的?”等,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铺垫外,还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回眸六年的美好时光。
【教学预设】
师: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会读“秋风起舞的日子,我又期待与你重逢”,心中就会想那段美好的时光,涌起一股暖暖的回忆。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会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凭你的悟性与勤奋定能为自己开创更广阔的天空。”这让我多了一份坚持和自信。赠言的作用就是这样的神奇!
(播放音乐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重拾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师:就让我们再次回眸六年来那一次次难忘的瞬间,给同学留下你的祝福,你的鼓励,还有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吧!
【设计意图】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要求,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运用过程中,尝试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进行顺畅交流,文从字顺,这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要求。如何“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一方面通过收集照片、音乐渲染、情境再现的方式,唤醒学生
六年的生活学习体验,从激活学生的情感入手,为同学写下毕业赠言。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关注真实的生活细节,有针对性地写下富有个性的毕业赠言,在尝试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互动交流,评价优化
“在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想象和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习作交流讲评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赠言的情感、作用以及语言面貌等维度入手,形成对语言的初步评判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侧重点体现在语言的感染力和其独特的功能。
【教学预设】
1.幻灯展示,学生朗读。
2.读着这样的赠言,你有怎样的感觉?什么地方让你很感动?
3.你的赠言是给谁的?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请你动情地读给他听听。
4.互动:你收到这样的赠言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如果是赞美的,或者是激励性的赠言,可以创设情境:当你……的时候,你会……;当你……的时候,你会……
预设:如果在形式上或方法上比较特别,可以从这些维度进行评价。
5.自己读读赠言,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再改改。
【设计意图】习作的交流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层互动,达成赠言的应有功能,产生情感共鸣。然而,由于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这种带有私密性质的赠言,在课堂上的交流会遇到不小障碍。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主动将自己的赠言在学生面前展示,目的就在于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交流。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在尊重、愿意分享的前提下,去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和评价。其次是评价的维度可以多元,比如有的侧重情感
表达,有的则体现表达方式和方法,有的体现了语言面貌,还有的是体现了赠言的作用及意义。
(四)感受真情,延伸美好
表达真情,感受美好,这是超越文字的人性之美,也是语文教学中素养习得的重要方面。在这样的成长节点,对学生而言,相互留下真诚的祝福、美好的祝愿、真挚的感谢、真心的鼓励非常珍贵。作为课堂的延伸,赠言的对象不断放大,赠言的功能不断扩展,当然包括课堂中师生心灵的“相遇”。
【教学预设】
1.修改后,小组交流分享,课后赠送给自己的同学。
教师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是我们留给同学的珍贵的礼物,希望这份依依惜别之情能够伴随他的一辈子,让他珍藏,受用一生。
2.我们可以将毕业赠言赠送给每位同学。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本空白的赠言册,除了写上文字,还可以做一些装饰,可以设计一张漂亮的封面。
毕业赠言,除了给同学们,还可以给我们敬爱的老师,甚至是传达室保安叔叔,打扫卫生的爷爷等。
结课:同学们,周老师不远千里,和大家相聚四十分钟,时间虽短,但这份情义却很深,尤其是你们的精彩表现,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教师送学生赠言。
【设计意图】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习作内容,不仅需要关注习作本身的目标达成,也需要超越习作的价值与功能。比如赠言的传递,制作毕业赠言册等超越习作本身教学价值。同时能够将习得的赠言写作方法进行迁移和扩大,体现教学的持续和发展。总之,要让此次习作成为孩子们思想表达、语言倾吐、情感抒发和难忘的幸福体验。
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对赠言的理解、习作的实践运用、内容汲取中的思维导向、对语言的评价与审美,在教学中有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能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习作永远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显然不是条分缕析、支离破碎的叠加。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和提升的过程,自然也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浑然一体、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在于教学设计有多么复杂,环节有多么精彩,最为关键的是直达“核心”,让学生在原有的习作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增长。情到真处言自华,课至简时亦大道。尽管此课中学生习作反馈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赠言内容本身的局限性,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显然不够顺畅,参与面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选自《小学语文》2019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