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石灰吟》赏析|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3919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经典简介】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官至兵部尚书。明英宗在土木堡兵败被瓦剌俘虏后,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抗敌,并率领军民奋力抗击,使国家转危为安。其诗多忧国忧民之作,或表现自己的坚贞情操,语言质朴。

《石灰吟》是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作者本人高洁的理想。于谦把自己比作石灰,表达自己不怕牺牲、为国尽忠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经典鉴赏】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咏物诗,是以石灰为吟咏对象的。作为咏物诗,如果只是在那里描摹事物具体的形貌状态,而不对事物寄寓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没有多大价值,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于谦并不是单纯地吟咏石灰本身,而是借物咏志,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我们可以看到,全诗的每一句,都不离咏物,都在惟妙惟肖地描写石灰的烧制过程,却又句句都有深意,都在说如何锻炼人的高尚品格。作者处处都在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理念。咏石灰,也是吟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状态,吟咏自己磊落的襟怀。

石灰本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凡的东西,历代文人很少进行吟咏。而于谦却是独具慧眼,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稍加提炼,就赋予石灰崇高的品格和顽强的精神。他借着石灰石开采、

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立志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由此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气节。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上窑烧制的过程,歌颂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首句”千锤万凿”四字,一开始就铿锵有力,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石灰的原料是石灰岩,开采石灰石的时候,需要无数次地锤击开凿,才能将其从山中开采出来。千锤万凿,指的是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并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采石工人从石灰岩矿上,把石灰岩一锤一锤地敲击下来,又辛辛苦苦地运出深山。于谦渲染这个千锤万凿的过程,一方面是要突出,开采石灰岩是何等的艰难,它在成为有用的石灰之前,要经受多少的磨炼;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在暗示,石灰岩本身是非常坚硬的,所以要经过千锤万凿。从一开始,它就具有一种坚强无畏的品格。

石灰岩被开采挖掘出来以后,还需经过高温的煅烧。在炉窑的熊熊烈火中,石灰岩被通身烧透,才能成为生石灰。于谦写到,石灰石将烈火焚烧看成平常、轻松的事,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处之淡然。”若等闲”三个字貌似轻松自如,实际惊心动魄,显示了一种勇于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哪管”千锤万凿”,哪管”烈火焚烧”,它都觉得根本不算什么,可见其铁骨铮铮。这不仅是在实写烧炼石灰石的过程,更是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四句写石灰即使化成粉末,也毫无畏惧、泰然处之,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从窑中出来的石灰,再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变为石灰粉,用来粉刷墙壁。这时的石灰已

经”粉身碎骨”,献给人间的却是一片清白。这既是在写石灰制作的工序,更是表现诗人所要讴歌的崇高精神,表现了正直的人应有的正确的人生观。作者借着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的”粉骨碎身”非常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情形。石灰经历了最初的千锤万凿,经历了进一步的烈火焚烧,现在又要经历更残酷的粉身碎骨的考验。而石灰仍然保持着它那种高尚从容的本色。傲视严酷的折磨,傲视生死本身。”全不怕”三字,正使我们联想到,志士仁人面对死亡泰然处之的情形。而最后一句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石灰为什么面对千锤万凿,面对烈火焚烧,乃至面对粉身碎骨,这许许多多严酷的考验,都毫无畏惧,是因为它心中有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是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生命可以消逝、躯体可以抛弃,但无形的精神气节却要长留天壤。诗人借石灰之口,表达了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

这首诗,将物质与精神互喻,彼此融为一体,构思十分巧妙。前三句都是着力描写炼石灰的过程,最后一句点出石灰的特性。石灰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直到石头粉身碎骨变成有用的石灰。这不仅是在写石灰,还象征着有志之士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能从容不迫。全诗句句不离石灰,又句句关照人的品格,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这首诗,一方面向我们指出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品格高尚而能有所成就的伟大人物,他必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磨难,才能成就他的人格。这和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诗人也是通过咏物来述说自己的志向。诗人巧妙地以石灰的烧炼过程,比喻自己不怕烈火焚烧,也不怕粉身碎骨,不惧怕任何艰难严酷的考验,立志要做一个坚定刚强、纯正无瑕的正人君子,长留”清白”在人间,永保自己高洁的品格。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能写出这首《石灰吟》的于谦,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他要以石灰为榜样,要让自己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即使是千难万苦,也要做一个无比坚强的人,清白正直的人?能立下这样志向的人,是一个什么人呢?从于谦的生平来看,可以说,这首《石灰吟》堪称他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首先,于谦是一位清官,而且是一位骨头很硬的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地方上做官的时候,就屡屡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的爱戴。当时,在外地做官的人,每逢进京朝见皇帝,都要带一些从当地搜刮来的土特产品,以献给皇帝或朝臣。但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两手空空,连土特产也不带。有人劝他给朝中的权贵送些礼物,以便求得庇护和重用,于谦就写了一首《入京诗》表明心迹:”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我就是要清清白白地进京朝见皇帝,免得被老百姓唾骂。这首诗也就被后人传为佳话。因为他不肯巴结权贵,遭到当时把持朝纲的宦官王振的嫉恨,被投入监狱,差一点被判死罪。即使遭遇到这样的迫害,于谦仍然保持着他的品格,不肯向权奸屈服。

更重要的是,于谦还是一位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可以与岳飞、文天祥媲美。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的时候,北方的蒙古瓦剌部族入侵,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唆使之下领兵亲征,结果兵败,当了俘虏。瓦剌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明朝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敌人的大军兵临城下,眼看京城就要沦陷了。于谦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兵部尚书。当时朝中有人提议放弃北京,南迁逃跑。于谦力排众议,坚持固守京城。为了不让瓦剌挟持明英宗以挟制明朝的阴谋得逞,于谦还拥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明景帝即位。他沉着应变,整饬兵备,部署军力,亲自率军出战,在北京城外打败了瓦剌的大军,终于迫使瓦剌退兵。他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拯救了明朝。后来,明景帝去世,明英宗复辟,忌恨于谦当初拥立明景帝的行为,杀害了这位民族英雄。

了解了于谦的人生经历,再看这首《石灰吟》,更能让人引发对他的敬畏。他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还曾写过一首《咏煤炭》,是吟咏煤炭的咏物诗。其中就有这样两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不管是他经过寒窗苦读,走上仕途,还是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京城,都不是为了他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所以他要立下这样的志向,哪怕是经历种种艰难的情境,面对着如千锤万凿、烈火焚烧那样严酷的考验,甚至粉身碎骨也毫无畏惧,只要能把自己清白高洁的品格,留给人间,留给后世。这里说的是石灰的品德,表达的却是作者本人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诗中描述的无惧生死的气魄,把一个忠臣义士、民族英雄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选自《小学语文》2019年1-2月合刊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