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最先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好拼音,掌握识字“拐棍”,将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发挥教材优势,加强有机整合
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集学字母、拼音节、识汉字、读儿歌、积累词语和发展语言等方面为一体,既体现语文能力的训练,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发挥教材综合性的优势,加强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学好拼音。
1.观察插图与学习拼音的整合。
实验教材每一课中的精美的情境图,意在把提示字母的音、形,帮助学习拼音,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要注意加强观察插图与学习拼音的整合。如第二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适当地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所画的可爱的景物和人物,逐步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字母a o e,把分散的图画整合起来,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a o e 的音和形,进行观察说话训练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如第5课声母g也可先从图导入,看图说话“从远处飞来了三只鸽子”,再引导学生试编顺口溜“三只鸽子ggg”,接着指导学生读轻、读短发好g,区别音节ge。
2.拼读音节与认识汉字的整合。
实验教材配合插图,随词语、句子或儿歌出现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带调音节,还由易到难,提前安排识字。不但使拼读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拼音,熟练拼读,还增加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拼读音节与认识汉字的整合。如第5课,可以逐图出示西瓜、锅、花、火等图片,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及“语音”储备,说说名称,想想拼法,再用卡片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及声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帮助学生练习gua、guo、hua、huo等音节的四声拼读。又如教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板,我做贺卡”,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看图,拼读音节,认识汉字来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借助情境图,利用拼音读准字音,会认识字形的学习方法,初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拼音与情感熏陶的整合。
实验教材贴近儿童生活,把语文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价值导向的好教材。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拼音与情感熏陶的整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理的启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如让学生看第4课小兔追马的情境图,拼读音节认识汉字时,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自编故事或顺口溜:“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紧追赶,叫马快停蹄。”启发他们从小兔助人为乐的行动中受到教益。又如第9课ai、ei、ui,在拼读句子时“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中,要渗透同学之间互助合作的意识;第12课 an、en、in、un、ün,在拼读儿歌《登山》时,要渗透从小培养坚强意志的教育。
4.学习拼音与积累语言的整合。
实验教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编排了词、短语、句子和儿歌,所有的音节都是学生学过的,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拼音与积累语言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刚学过的拼音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尽早进行说话训练。如第2课,让学生自己先从图中找出和字母i、u、ü、y、w形似的部分,谈谈自己观察的新发现,引出要学的字母;再联系带调的整体音节yi、wu、yu,用组词、说话的竞赛形式,比一比谁词组得多,如“乌鸦、乌云、乌黑……”,比一比谁的话里用这些音节最多,如“一个阿姨在洗衣服”,“五位小朋友在屋前空地上跳舞”。另外,教学中以“我会说”“我会编”“我会记”等形式练习说话,都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人翁精神,训练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的好办法。
二、遵循学习规律,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刚入学的学生生理、心理、语言能力的阶段特征,以及拼音教学的规律都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好拼音。
1.表象入手,直观感知。
活化插图。充分利用教材中形象活泼,体现学习要点(或表音、或表形、或提示拼音规律)的插图,通过观察一说话一练读等活动,把插图用活,帮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如学习a o e四声时,可以观察“汽车上下坡” 图,学练顺口溜:“一声大路平又平,二声汽车爬上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汽车冲下坡。”然后一边打手势画调号,一边进行a o e的带调练习;又如学习声母s,可结合画蚕宝宝吐出s形的丝,让学生观察画面读字母s,音形结合,很快就牢记住s了。
实物演示。发挥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的特点,借助实物展示,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专心投入,亲身体验,从实践中掌握发音要领,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如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学生自己也用一张薄纸放在嘴边,发现、体会b—p、d—t、g—k发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如让学生动手用纸剪个带柄的苹果,对折后描上彩色边,翻转演示,互相认一认、读一读、考一考,结合顺口溜形象地区别并牢记住易混的声母b—d、p—q;又如用两块分别写有声母、韵母的磁性黑板演示声、韵母两音“相碰”成音节,结合儿歌“前音轻短后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方法,再如一边指(或拿起)相应的实物,一边拼读“桌子、椅子、文具盒、圆珠笔、铅笔” 等音节,使学生学得形象、活泼、生动。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刚入学的学生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以活动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轻松快乐地学好拼音。
小品表演。有些学习内容能够编导成有情节的小品,可以通过“听故事(或编故事)——演小品”来进行快乐学习。如让学生戴头饰,配合儿歌表演“好朋友jqx,一块儿出门去,碰见小小ü,小ü有礼貌,脱帽敬个礼”。既对学生进行了礼貌教育,又帮学生形象掌握ü上两点略写的规则;又如让学生自编自演“拔萝卜”的小品,从中分析出“b—á—bá”的拼读方法,初步学会拼读的方法。
编说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把学习内容编进故事情节里,从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如观察第6课的情境图,可放手让学生用上刚认识的词语,编说“愉快的星期天” 的故事:星期天,全家人都休息。爷爷和爸爸在下棋,我在喂小鸡,弟弟在搭积木,妈妈在洗衣服,全家人都过得很愉快。又如观察第8课的情境图,用刚认识的词语,可编说“公园里” 的故事:日出东方,红霞漫天,公园里竹叶上、小草上滚动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小弟弟骑车过来了,叫我和他一起玩,我说:“不!我是小学生了,要抓紧时间读书。”散步的老爷爷听见了,笑咪咪地夸我:“真是个好学生!”
儿歌表演。为提高拼读能力,让学生学拼音后学以致用,感受到学习拼音的成功和喜悦,教材中编配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如《轻轻地》《猜一猜》《欢迎台湾小朋友》《小白兔》《有礼貌》《月儿弯弯》《彩虹》等,这些喜闻乐见的儿歌是学生朗读、表演的好材料,应该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适当加上动作。进行儿歌表演。教师除充分发挥教材中儿歌的作用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进行表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多样练习,复习巩固。
汉语拼音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单靠死记硬背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找朋友。教师把写有声、韵母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指派数名学生持卡片上台发问:‘我的朋友在哪里中’能与发问者手中卡片组成音节的台下持卡者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由“小老师”带领拼读音节。
摘苹果。事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树上分别挂着各种各样苹果形状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声、韵母或音节,让学生代表上台认字母、读音节,读得正确才能把苹果摘下来,比比哪组摘得又快又多。
猜一猜。老师(或部分同学)问,学生(个别或组)答,“两个门洞是什么?”——“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是什么?”——“一个门洞nnn”。“一把椅子是什么?” ——“一把椅子h h h”等。帮助学生在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中识记好字母。
摆字母。每位学生准备几小段细绳和几根小短棒,进行摆字母比赛,听老师读声、韵母,大家用细绳和短棒,在桌上摆出这些字母或音节,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正确。
拍手歌。把字母配上歌诀,学生边拍手,边诵读,易读易记。如“听广播b b b,爬上坡ppp,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
手指演练。师生、生生相互配合,一个用手指做手型,一个发音,如左手拇指和食指弯成o 张开一点是c,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成x,c中横着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把记形和发音紧密结合,于快乐之中识记好字母。
我写你读。鼓励学生课内外结合,把生活用品、学习文具、活动名称等常用词语用拼音写在卡片上,如,mài dāng láo、xiàng pí、yóu lè yuón,利用课前或活动课,相互交流,我写你读,自主合作,提高拼读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模仿教材中的“看看读读”“读读连连”“读读画画”“我会连”“我会摆”“我会想”“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讲”等形式,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发挥创造性,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就能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好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