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2

语文教案 2019-4-3 659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1. 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
2. 学习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连贯清楚。
3. 学习勾画、积累关键性词句的读书方法,培养细心阅读的好习惯。
4. 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简洁。
5. 学习课文,能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复习难点:
1.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 能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
3. 体会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
4. 插叙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一、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1. 易错字
交卸xiè 琐屑xiè 颓唐tuí 积攒zǎn
怂恿sǒng 龟裂jūn 褴褛lǎnlǚ 禁不住jīn
庇护bì 点缀zhuì 匿笑nì
2. 重点词语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颓唐:精神不振作。文中指衰颓败落。
聪明: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反语,知自己愚蠢不懂事,表达自己内疚、悔恨、自责。
漂亮: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指说话得体。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一贫如洗:指一无所有,非常贫困。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服。
褴褛:衣服破烂。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剜:(用刀子等)挖。这里是瞪的意思,表示不满。
沐浴:①洗头,洗身,泛指洗澡;②比喻承受恩惠或润泽;③比喻沉浸在某一环境中。
3. 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拒绝在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等。
梁晓声,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里柯克(1869-1944)是加拿大杰出的作家。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等。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教师复习建议
《背影》
(一)照常规复习课文。诵读两遍之后,想一想,作品是否感动了你?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初步学习写批注。将阅读的感悟、理解或疑问写在相应文段或句子的右边。文字尽量简要。如:
[原文] [批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一个“最”字一开头就十分引人注目,两年多
的日子当然还有其他“不能忘记”的。
可是为什么一个人的背影会是最难忘的呢?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满院狼藉”的情景告诉我们什么?
他踌躇了一会……颇踌躇了一会。…… 两次说父亲“踌躇”,第二次还多了一个“颇”,是否说明父亲优柔寡断?
(二)解读课文过程中,必须着重揣摩那些看似很平常而容易被忽略的词语和句子。
(三)熟读并重点探究第4、5两段。结合讨论练习一,鼓励谈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尽量有序地组织观点,完整地表述看法。
(四)解读最后一段,可以回头照应课文的第1、2自然段,思考一下开头写家庭的变故,后面写父亲的来信,和“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有什么联系。四次写落泪,又有什么样的彼此关联,对整篇的叙事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能深切体会《背影》之所以感人,也因为它是一篇反映社会人生的亲情歌吟。
《慈母情深》
(一)和《背影》明显不同的是,《慈母情深》较多运用了类似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方法,使简单的事情显得有波澜,平凡的人物显得很丰满。这就决定了课文学习应该更多地采用情节、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结合练习一和二,就课文两个部分(“母亲为我讨还小人书”和“向母亲要钱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细节,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集中探究课文是这样表现“慈”和“深”的。
(三)结合练习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自选段落;有对话的地方,注意结合此前的“批注”指导朗读,又通过朗读引导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
《父母的心》《养母》
(一)默读《父母的心》之后,不妨闭上眼睛,想象是自己在那艘开往北海道的船上,亲眼见到的这一幕情景。
(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鼓励发表不同看法。
1. 生活中,卖儿卖女这样的大事肯定要经过家庭的认真商量决定,可为什么文章不花哪怕一点笔墨去写它,却只写父母亲最后带了孩子去向妇人求诉?
2. 那位贵妇人,难道不会怀疑对方出尔反尔,可能有欺诈的企图?怎么只凭几句话,就轻易相信、感动还送了钱?
3. 写求诉的情景,如果像《慈母情深》那样多一些描写,会不会更感人?
(三)在《养母》文中找出养母和一般的母亲,特别是和《慈母情深》中的母亲相比,有哪些地方显得特别不同,然后写批注,说说这位母亲是否可敬可爱;作者用“纯粹的人”赞扬养母,是否带有个人的偏见。
(四)比较《养母》与《背影》,在写“我”对父亲或母亲的看法上有什么不同;说说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金色花》
(一)复述《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注意不忽略关键情节。将自己阅读中有所发现的词句标示出来,结合有关“练习”说说文章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从作者的叙述中是否读出了幽默和讽刺的意味;哪些地方微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二)朗读《金色花》。注意提示并指导学生读出天真烂漫、活泼调皮的味道来。可多让些学生朗读,但不要齐读。师生讲评后教师作示范朗读。
(三)可从泰戈尔《新月集》中选择写母爱和童真的若干首散文诗,拓展课外阅读。
三、课文复习
《背影》
(一)文章主旨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记录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二)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全文共7段)
第一部分(1),点背影,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指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忆背影,追述父亲到浦口车站送他(指作者)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念背影,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三)写作特点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追忆八年前与父亲在浦口车站惜别时的情景:父亲列车站送儿子,为儿子买橘子。买橘子时的背影,作者着力刻画,表现了真挚动人的亲子之情。如作者精心刻画的父亲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文字朴实、凝重,震颤而刻骨铭心,使其由“暗笑”转为“流泪”,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平凡之中见真情,使本文历久不衰。
《慈母情深》
(一)文章主旨
文章的作者通过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记叙了两件难忘的事,表现了母亲勤劳、节俭、开明的品质。
(二)文章思路
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要一直送到家门口”):写母亲带“我”讨回书。第二部分(“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写“我”买第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的经历。
(三)写作特点
通过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1)叙述“我”家境的贫寒。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2)描绘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3)抒发“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父母的心》
(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二)文章思路
富人向穷父亲要一个孩子,而且开出十分优越的条件,穷父亲不是一口签应,也不是一口回绝,而是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这是一折。商量结果也不是直接答应或不答应,而先给一个大儿子。这又是二折。第二天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这又是三折。当天傍晚又用小女儿换回二儿子,这又是四折。第三天又来索回小女儿。这又是五折。三次调换,写法也各不相同,表现了父母复杂的心理历程,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三)写作特点
我们读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一种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故事最后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呢?读者担心主人公的命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活着,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养母》
(一)文章主旨
杨新雨笔下的那个养母,虽是在写他自己对养母的一份怀念之情,然而让人共鸣、令人感动的却是天下儿女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同样的真情。
(二)文章思路
《养母》开篇平淡无奇。罗列了几件养母对外人“小气”的琐事后,笔锋一转:“然而,凡有好吃一点的东西,她是不吃的,她都留给自己的亲人。”只这处细节,就让我们黯然神伤,直想掉泪。作家在不动声色平实自如的讲述之后,对这位在困难时代忍辱负重养育了自己的母亲如此动情地倾诉着:“我如今身处都市的文化圈中,却很难再见到您这样纯粹的人。”
(三)写作特点
景物描写和人物素描性质的笔墨均很少,好像只是一种平淡了的记述,但读起来让你感动。《养母》这篇散文行文是朴素的,但情感却是华彩的,那个农村的、善良的、小气而可爱的养母一点点在你面前清晰起来,这是杨新雨的一篇代表作,也可说是新的散文。他朴素的文字让人能够品咂出滋味,也显出一种情致。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文章主旨
通篇没有一句直接写母爱的无私,但是,读者却深深感到了母亲的无私。通篇没有一句话写到做丈夫的和做子女的自私,但是,全篇无处不在显示丈夫和子女的自私。
(二)文章思路
文章矛盾随着故事的进展,一层又一层地展开。在第一个层次,一方面,是丈夫和子女主动提出庆祝母亲节。另一方面,是为着让母亲开心的一切举措一个又一个被否决。第二个层次,表现在为母亲制定出游的目标及其消解过程。
(三)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最吸引人的因素主要还不是这种喜剧性情节,而是通过叙事所呈现出来的生活中蕴涵着的深长意味,这意味除了对崇高的母爱极虔诚敬重的歌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西方社会人情世态的讽喻,对一种特定文化中的人性真实的揭露。如那位“父亲”,当因为车挤他不得已决定留下来时,紧接着便是一番自我表白、自我夸耀;这种虚伪更反衬出母亲任劳任怨、茹苦含辛的奉献、牺牲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金色花》
(一)文章主旨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二)文章思路
《金色花》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

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三)写作特点
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
复习反馈(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狼jí 怪dàn
拦jié nì 笑
yuán 故 qì 祷
2. 解释下面词语,并造句。
①虎视眈眈:
②褴褛:
3. 品味下面的句子。
A.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C. 有一次家里有客人,等她将饭盛上来了,我便故意说要和客人换碗,她赶快阻拦,用眼睛狠狠“剜”我。
D. 他还说,他之所以想到出门去钓鱼,主要的是,这么一来就可以给母亲一点安静。
4. 比较探究。
A. 《背影》《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中的两位父亲。
B. 《慈母情深》《养母》中的两位母亲。
C. 评价《慈母情深》中的年轻警官,《父母的心》中的贵妇人。
D. 《背影》《慈母情深》中的 “我”。
5. 走近名著。
《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
6. 下面是某报的一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不超过20字)
本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1件作品(如图)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7.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盐海中学准备在初一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近期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2)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
二、阅读理解
(一)
“实在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8. 选文两次写到夫妇的哭,在文中起何作用?
9. 请找出这对夫妇决定要回自己的孩子的最主要的理由。
10. 分析第一段夫妇有矛盾心理的原因。
11. 财主夫人为什么羡慕他们?
12. 财主夫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

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3. 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
14. 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
15. 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的特点是□□。
16.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僻野,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限40字以内)
三、作文。
19. 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傅雷,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翻译家。傅聪,钢琴演奏家。1954年至1966年,傅聪在异国学习、工作期间,他的父亲傅雷共给他写过190封信,这些信大多收在《傅雷家书》中。上文选自《傅雷家书》。
提示和要求:
(1)要联系信的内容来写。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的真情实感。
(3)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50字。
【试题答案】
一、1. 藉 诞 截 匿 缘 祈
2.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衣服)破烂。
3. A. 运用反复和倒装句式,强调母亲的劳累B. 家人难舍难分C. 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养母对自己的纯粹的爱。D.侧面烘托母亲的劳累。
4. A.《背影》中父亲慈爱。《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中的父亲虚伪、自私。B.《慈母情深》中的母亲刚烈。《养母》中的母亲纯粹。C. 年轻警官:有责任,有方法。贵妇人:自私但有同情心。D.《背影》中的 “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关爱。《慈母情深》中的 “我”由不懂事到理解母亲的辛劳。
5.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①武松景阳冈打虎 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④智取生辰纲
6.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要包含人物、事件等关键信息。示例一:上海世博局重奖盐城小伙邵宏庚示例二: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
7. (1)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写了许多文章,这其中一定有你的得意之作。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展示你的才情吧。(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劝说的内容要符合同学的身份。示例一:钟华,再美的珍珠,埋在土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示例二:钟华,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美文共欣赏嘛,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二、
(一)8. 说明他们极度悲伤。
9. 文中“父亲”最后一句话。
10. 舍不得孩子。
11. 拥有的亲情和天伦之乐。
12. 亲情能感动任何人。
(二)13. 兰草(写“访兰”也正确)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兰草及人、由物(兰草)及理等相同意思均可)
14.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15. 纯朴(淳朴、清纯、淳厚、高雅)媚俗(俗气、低俗、庸俗等)
16.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不失真性,不媚俗。(意思相同,表述不同也给分)
17.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等均可。三、略。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