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乡》的抒情线索

语文教案 2019-4-3 727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分析《故乡》时,抓住其抒情线索,不仅教师容易讲授,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在加深体味鲁迅先生的写作意旨方面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乡》写于1921年1月,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破产的历史真实。

按常规的讲析法,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照时间顺序,根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剖析“在故乡”遇见的人和事。这样讲析诚然无可非议。但笔者认为:在理清这条明线的同时,还必须突出讲好一条被忽视的抒情线索──这是一条暗线,但又是主线。

文章开头,作者在描写了家乡萧条冷落的景象之后,紧接着有一段精彩的感情独白: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这一段感情独白,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线,它统领全篇。我们可以这样来简化一下:

全不如此……也就如此……本也如此

│     │     │

(悲凉凄楚)(失望疑惑)(无可奈何)

这段文字巡回跌宕,叫人荡气回肠,表现了作者变幻不定、动摇怀疑、悲凉而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情感。这不仅是鲁迅早期民主思想的真实反映,而且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彷徨的心绪。

再看“在故乡”这一部分,作者突出地写了三个人(实际是两个人):

第一个是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作者写了“蓝天,圆月,沙地,西瓜”写了“圆脸,毡帽,银项圈”,还写了“捉鸟,刺猹,拣贝壳”,通过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作者发自内心地写道:“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读到这里,我们再对照开头描写的故乡破败冷落的景象,对作者呼出的“全不如此”的慨叹能不由衷地共鸣吗?

接下去,便是杨二嫂的出现。20年前,人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凭着艳姿粉黛招徕顾客,本是社会的畸型儿。20年后,她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舌尖嘴利,贪小泼辣,“西施”之名未绝,但小市侩习性更加恶劣。作者发出了“我愕然了”的惊叹,可见其“失望,疑虑”之情何等浓烈。故乡20多年“也就如此”罢了。

等到我们看到了一张“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肿得通红”的面孔,见到了“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一样的“木偶”人──中年闰土时,听到他叫一声“老爷……”时,我们也禁不住随着作者“打了一个寒噤”。美好的记忆一下子破碎了,故乡可爱的影子也茫远了。故乡“本也如此”:一直在制造无数的悲剧,人依然愚昧麻木,社会仍是世态炎凉,我们怎又不随着作者“非常的悲哀”的忧伤情感而欲泪又止呢?

这一部分中的三个人的典型形象描写,完全是按照第一部分中的感情独白而刻意选取,精心设计的,成了感情线索的最好注脚。现在我们不妨来简略地归并一下:

文章第三部分“离故乡”的三个小节,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作者由现实生发开去,发出了无限的感慨,随着抒情的调子,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深的高度。

文中写道:“我在走我的路。……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作者抒发了对现实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但,他又接下去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他觉得闰土崇拜偶像,过于愚昧;他担心希望落空而动摇不安。这种情感上的回旋,反复,实在令人回味沉思。

文末在重新写“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后,作者咏叹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激昂充实的感情,富有哲理的启迪,号召人们团结抗争的热烈情绪已透过纸背,脱颖而出。主题思想的揭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言自明。

在第一部分感情总线索的指导下,最后三小节中作者的情感已有了新的飞跃,大致是这样的状况

综上简述,笔者认为,”讲析《故乡》抓住这条抒情的线索,不仅容易讲授文章的内涵意义,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这对于学好名家名篇也许有一些实际意义。

不坑老师小灶资源(限时开启) ¥ 199